努力就能成功,是最大的骗局。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看问题的角度。别再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一个人呢,一旦长期混的不好,他就会开始对熟人下手,对身边的人下手,甚至是对亲人下手,他不下手,他活不下去,别人他够不着,也没人鸟他,他只能从身边的人开始,你不懂,你就会被坑。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大部分人的人生,其实都是心酸的。因为没人开导你,你的父母能力也有限,所以你只能自己苦苦摸索经验,导致试错成本太高。而且你一直在低头赶路,忘记抬头看路,因此看不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委屈的时候既没有父亲为你出头,也没有母亲的悉心开导,更没人给你撑腰壮胆。这么多年你就像野草一样,只能自己当避风港,辛苦又滚烫。以至于当外界的人向你伸出手时,也被你的滚烫灼伤。
其实一个要换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要换圈层,你会突然发现,你和一些相识很久的人,突然就分道扬镳了,这种旧的关系结束呢,听起来是非常遗憾的,但是呢这也说明你要开始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了,你要接受新的信息了,你要去接触一些更好的人脉资源了,所以和老朋友闹掰或者说一段感情,突然黄了,有的时候并不是坏事情,你要开始换好运了。
说过反常识的,认真的人命都不太好。认真是底层信奉的价值观,高人从来不玩认真的游戏,认真背后是一种紧张,是一种限制性态度,是对当下的否定。人一旦过于认真啊,就与当下的能量流动产生了隔阂,陷入得失的轮回当中。高人信奉的是什么?高人信奉的是无住心,意思就是说心不固定在任何事物上,包括自己所做的事儿。这种状态啊,既高效又无苦,心与境合一,无我在中间挣扎。因为不自私,所以别人愿意信任他,因为不控制,所以万物皆可为其所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命不好”的认真,其根源是沉重的“我执”,是“我”不能输,“我”要面子,“我”必须如何。这个“我”横在人与事之间,制造了紧张、对立和内耗,从而隔绝了与当下的能量连接。所谓“高人”的不认真,其核心是放下了“我执”:心中无“我”的得失与挣扎,只是全然投入事情本身。因“无我”,故不争、不控、不耗,反而能心流涌动,与境合一,万物为其所用,故“莫能与之争”。简言之:沉重的“我执”是痛苦的认真,轻盈的“无我”是高效的自在。
纠缠它们,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耗费了你宝贵的心力;而升维,却能让那些小问题自动消失,从而让你有限的心力,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你应该把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当成奢侈品一样珍贵,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也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投入于你,值得你为他们耗费这份资本。
想控制一个人,那就故意设置麻烦,不断刁难、挑刺、消耗、折磨他,只要他不反抗,那就继续否定、打压、批评,让他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当你看到他身上,再也没了桀骜之气,你对他的控制,就可以开始了。所以,打压你的人就是为了控制你。
祛魅条件:他能给你带来人脉吗?他能在你事业瓶颈期时,拉你一把吗?你能借助到他,为你的事业锦上添花吗?他能保证就算高度不同,也会尊重你吗?甚至理解你的短处,带你认识世界吗?如果不能,那他是谁并不重要!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为什么为什么独独不可以是人呢?因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凉薄的物种,善变是它的本质。如果把人作为精神寄托,那就是在堵人心、笃人性,十有八九会落空。如果你依赖一个压根儿就不稳定的东西,且抱有过高的期待,必定会伤痕累累,以失败告终。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所有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一场阶段性陪伴,仅此而已。每一段关系我们可以珍惜,可以善待,唯独不可以依赖。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人最大的执念就是看到别人犯错误或者走弯路,总是试图去纠正,想要修改别人的因果。一定要记住,即便你的水平很高,也不要轻易去渡一个人,哪怕是你的兄弟姐妹父母至亲至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不要去替别人做功课,每个人都只能在一定水准内思考,都活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被关押在自己的思维监狱中。更何况,绝大部分人活着是为了睡得更香,而非为了觉醒。夏虫不可语于冰,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生命体验。井蛙不可语于海,不要跟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视野。凡夫不可语道,不要跟普通人论道,因为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比你聪明的人会认为你是错的,比你笨的人同样也会认为你是错的。要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而不是互相强加和消耗。当你的认知超出对方时,他会本能的抵抗,因为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我们苦口婆心的给他人讲很多道理,甚至恨不得插足他们的生活,这确实是一片好心。然而好心未必能做成好事,好人也未必有好报。烂泥趴的好好的,你非要把它扶上墙。咸鱼躺的好好的,你非要给他翻个身。朽木活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这究竟是他们的错,还是你的错呢?试图去改变别人,纠正别人、唤醒别人,是一个人最大的执念。自己执念深重,却还要劝他人放下,自己都不醒悟,又怎能渡他人呢?他人若已醒悟,又何须你来渡。别人做的不够好,自然会有相应的惩罚,这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我们自己每一分做的不对的地方,都会丝毫不差的反映到自己身上。一旦进入他人的因果,盲目的去改变别人,不但帮助不了别人,还会制造更多问题,甚至可能将别人的果转嫁到你自己身上。允许身边人犯错,看着他们接受惩罚,是一个人最大的慈悲。看着亲人走弯路,让他们传到桥头,自然直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中国人身上的五大逻辑陷阱:第一,概念模糊。在讨论问题时,永远用最坚定的话,讲最模糊的概念。比如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再比如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些话听起来很让人振奋,仔细去看,仔细去想,背后全部都是情绪和模糊的概念,根本不是通过逻辑推导出来的答案。第二,不懂集合概念,分不清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本末倒置,甚至觉得个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守护集体的工具,却不知集体存在的意义是对个人的归纳,是为了保护个人利益而存在的。第三,不合情理的类比推理。比如觉得历史上秦皇汉武时期是弱肉强食,就认为今天也应该是弱肉强食。其实情况完全不一样,农业文明强大的基础是资源,为了争夺资源,往往落后就要挨打,而海洋文明强大的基础是合作,在在这个体系内的人,无论大小强弱,都可以相互受益,这样就很难发生战争。而在这个体系之外,而信奉弱肉强食,认为资源要靠掠夺的人,一般都是落后者。于是呢,就会产生了一个与过去截然相反的现象,落后就要打人。第四,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在我们的历史教材里,只有两种人,要么是完美无缺的完人,要么是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既然工人阶级是好人,那资本家就一定是坏人了,一定是剥削者了,丝毫考虑不到他们可能是合作关系,丝毫考虑不到剩余价值之外资本家所承担的风险,丝毫不去想在没有资本家的地方大家都贫穷的原因。第五,曲解化意,错误推理。比如你说某个外国品牌的手机摄像头不错,就会有人说你是崇洋媚外,最后以此推导出来你不爱国,这就是典型的稻草人命,无无论你说什么,永远会无端生出一个并不存在的稻草人,然后呢去攻击这个稻草人,以此来否定你。正是这五大逻辑陷阱,会让中国人很难和世界上其他地方同频去思考一个问题。
我总是害怕失去别人,却从没想过这世上又有谁会害怕失去我,原来最难受的不是孤单,而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根本没那么重要。
当你开始改变,身边的人却阻挠你?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痛定思痛想要改变身边的人,鼓励的很少,反对的、阻挠的反而很多,哪怕是家人或者朋友,因为这会让他们要重新适应或者接受损失。举个例子,假如你们宿舍有个人以前特别讨好你们,每天帮你们带饭、拿快递,你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他突然说不带了,你们是什么感受呢?他是一种本能,特别是当我们是既得利益者的时候,做出快速的退让是比较难的,哪怕愿意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时候那个改变的人是你的话,你身边的人其实是很害怕的,他们害怕你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害怕你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风险。那同理,还可以替换别的变化,比如以前你是出头鸟。经常替大家对抗领导,现在你不想说了,你会发现其他人会怂恿你,说让你继续那么干,好让自己躲在后面。还比如你以前不说话,是大家的陪衬,现在突然开始表现自己了,大家也不适应,甚至劝你低调,说你不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你让原来平衡运转的团体不平衡了。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会放下对外界的过度期待。比如,以前你会烦恼为什么大家要这样,要阻挠我,你更痛苦了,甚至开始懊悔自己的变化,怀疑是不是太过分了。现在你可以更平静的对待,我知道我的变化会引起部分人的反感或者不适应,没有关系,我自己知道我在打破某种平衡,你就会放下很多对外界的期待,可以更平静的面对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如何选择队友:第一点,一定要看行动,而非语言。语言具有欺骗性,且不需要成本,容易让人蒙蔽,而行动更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态度,他比语言更加真诚。第二点,利益是最深的感情,人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会显露真实面目,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时候,能够坚守底线并且兼顾你利益的人值得深交,这就体现了对友谊的重视。第三点,极端冲突下,如果保持中立。那就是反对你朋友在原则性问题上保持中立,本质就是不考虑你的呀。权衡利弊之后,选择置身事外,相当于偏向了对立的一方。第四点,批评的话,它是良药,苦口赞美的话,可能是毒药。甜言蜜语其实比较容易捧杀一个人,让人得意忘形,而不怕得罪你,指出你缺点的人才是真正为你好,值得珍惜。第五点,要学会及时止损,避免沉默成本拖垮自己。沉默成本是过去无法收回的付出,但是如果对方不考虑你的利益,继续维持关系会带来更多的损失。应该要果断放弃。最后,强调一下,谁考虑你的利益,你就跟谁站一边,这原则非常重要。
1.人生有三大錯誤:第一,向糊涂人說了明白話;第二,和不靠譜的人做了正經事;第三,和無情的人談了感情、講了交情。

2.別把親戚看得太重,親戚關系其實很庸俗。爺強則姑親,父強則叔親,母強則舅親,子強則侄親,自強則全親,不強則無親。任何人的底氣都來自于經濟能力,光善良沒用,你得優秀。

3.當所有人說你好的時候,很可能你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不要以為處處讓著別人,幫著別人,體諒著別人,別人就會對你好了。事實上,大多數人不但不會記得你的付出,反而會把你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反而變本加厲的欺負你。

4.在社會上生存,不要只看人品,而是要看人性。越往上走,你會發現,人們往往更注重研究人性,更懂得順勢而為,該說的話點到為止,不該說的絕不多言。因為在利益面前,人品會變,人性從來都不會變。

5.狗喂飽了不看門,人慣壞了不感恩。心太軟,容易被拿捏;心太善,沒人把你當回事。習慣了謙讓,別人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心是一桿秤,量人也量己,量別人看人品,量自己知能力。好心錯付,一文不值;對人太好,適得其反。
能把生活、财务、自信管好的人,会把爱情当成锦上添花。

生活找不到意义,财务一团糟,或自卑的人,容易把爱情看成救命稻草。

如果一个人特别特别看重爱情,不等于他重感情,也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根本过不好自己,爱情对他来说就像解药或宗教。
圈小,事少,人静,物简,心安,自由,清醒。
食欲很难克服,性欲极难克服,虚荣欲无法克服。
所有你主动去做的事情,都会滋养你。所有你被动去做的事情,都会消耗你。未被觉察的内在冲突,终将成为外在命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