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觉醒的家庭,只改变自己,不去改变孩子。发自己的光,顺便照亮孩子。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总是去期盼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能有所成就。如果父母自己上进、快乐、有责任感,有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孩子自然能模仿得很好。教育从来不是要求,而是影响。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己。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毫无疑问,在找到自己的过程里,其实是一段既漫长又煎熬的旅程。当然,一旦从繁杂的世间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余生就一定会有曼妙的体验。先苦后甜,始终贯穿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无关外物,只关内心。所以,及时地叫醒自己,勇敢地改变自己,最终活出一种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才能真正摆脱对外物的期待,对外人的依赖。进而,靠自己,活出锋芒。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毫无疑问,在找到自己的过程里,其实是一段既漫长又煎熬的旅程。当然,一旦从繁杂的世间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余生就一定会有曼妙的体验。先苦后甜,始终贯穿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无关外物,只关内心。所以,及时地叫醒自己,勇敢地改变自己,最终活出一种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才能真正摆脱对外物的期待,对外人的依赖。进而,靠自己,活出锋芒。
外婆说60年饿死人的事
外婆今年82岁,全程经历饿死人的那个恐怖年月。据外婆说,大概在1959年的秋天收了秋粮,并把秋粮绝大部分交给国家之后饥荒就慢慢的开始了。
外婆说,在1959年的时候华中平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饥荒,秋粮的收成也比较乐观。为什么会在1959年秋天到1960年的麦收前发生大规模的饿 死人事件?外婆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秋粮绝大部份交给国家了,而生产队里之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这很少的一部分根本就不能让村民熬到漫长的麦收。
外婆说,60年春节之前还没有听说有饿死人的事,那时候虽说吃不饱,但是可以维持最低的生存。随着60年春天的开始,饿死人的消息可以顺便听说了。我问外婆她的村里一共饿死多少人?外婆告诉我说,大概有2成左右。我说怎么饿死的那么厉害?俺村怎么一个也没有饿死?外婆说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们的村长在59年上缴秋粮的时候可能暗地里留下一部分没有上缴,其次就是你们的村长可能比较善良。外婆的这个判断以前我也听村里的老人说过,村长对国家藏奸,不老实,没有好大喜功,追求面子反而救了好多人命。而那些追求面子,好大喜功的村长对上面说村里大丰收可害死不少村民。外婆村的村长就是后者。
我接着问外婆她村里饿死的都是什么人,怎么饿死的?外婆说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饿死的占60%左右,成年人的死因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再加上干活累人的。外婆说饿死的人都是一些没有权利的人,而村长和一些有权利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没有一个饿死的,后面的这个说法令我非常的吃惊。
我又接着问:饿死这么多人上面到底知道不知道?外婆说可能不知道,并接着说在60年的春天到麦收前上面好像来了三波视察队到村里视察,而村长竟然让饿的皮包骨的人都躲进屋子里,并且派人严密把守绝对不如出来见领导。而一些吃的比较胖的人就站在路边欢迎领导。有的领导看见树叶和树皮没有了,就问村长,村长说是羊和兔子吃的。
外婆继续说:假如不在公家食堂里吃饭,也不会饿死这么多人。我说,那你们还在公家食堂里吃,怎么不自己生小灶?外婆说村里把锅,碗,瓢,筷全部收走,还派人监视你怎么吃小灶!我说,是啊。
我最后问外婆:家里没有东西吃,你们怎么不外出讨饭啊?外婆说有外出讨饭的可是全部被饿死了,那个年月出外还没有在家里安全,我就亲眼见过几个外乡人饿死在村边的地头上,饿死人这么厉害还不让外面知道消息,俺村里有好些人的亲属都在外面吃商品粮,家里人给他们写信对他们说家里真实的情况,结果信件一封也没有发出,在村长的命令下又不得不写一些局面大好的话才能发出。
---猫眼看人
2009年08月26日
外婆今年82岁,全程经历饿死人的那个恐怖年月。据外婆说,大概在1959年的秋天收了秋粮,并把秋粮绝大部分交给国家之后饥荒就慢慢的开始了。
外婆说,在1959年的时候华中平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饥荒,秋粮的收成也比较乐观。为什么会在1959年秋天到1960年的麦收前发生大规模的饿 死人事件?外婆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秋粮绝大部份交给国家了,而生产队里之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这很少的一部分根本就不能让村民熬到漫长的麦收。
外婆说,60年春节之前还没有听说有饿死人的事,那时候虽说吃不饱,但是可以维持最低的生存。随着60年春天的开始,饿死人的消息可以顺便听说了。我问外婆她的村里一共饿死多少人?外婆告诉我说,大概有2成左右。我说怎么饿死的那么厉害?俺村怎么一个也没有饿死?外婆说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们的村长在59年上缴秋粮的时候可能暗地里留下一部分没有上缴,其次就是你们的村长可能比较善良。外婆的这个判断以前我也听村里的老人说过,村长对国家藏奸,不老实,没有好大喜功,追求面子反而救了好多人命。而那些追求面子,好大喜功的村长对上面说村里大丰收可害死不少村民。外婆村的村长就是后者。
我接着问外婆她村里饿死的都是什么人,怎么饿死的?外婆说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饿死的占60%左右,成年人的死因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再加上干活累人的。外婆说饿死的人都是一些没有权利的人,而村长和一些有权利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没有一个饿死的,后面的这个说法令我非常的吃惊。
我又接着问:饿死这么多人上面到底知道不知道?外婆说可能不知道,并接着说在60年的春天到麦收前上面好像来了三波视察队到村里视察,而村长竟然让饿的皮包骨的人都躲进屋子里,并且派人严密把守绝对不如出来见领导。而一些吃的比较胖的人就站在路边欢迎领导。有的领导看见树叶和树皮没有了,就问村长,村长说是羊和兔子吃的。
外婆继续说:假如不在公家食堂里吃饭,也不会饿死这么多人。我说,那你们还在公家食堂里吃,怎么不自己生小灶?外婆说村里把锅,碗,瓢,筷全部收走,还派人监视你怎么吃小灶!我说,是啊。
我最后问外婆:家里没有东西吃,你们怎么不外出讨饭啊?外婆说有外出讨饭的可是全部被饿死了,那个年月出外还没有在家里安全,我就亲眼见过几个外乡人饿死在村边的地头上,饿死人这么厉害还不让外面知道消息,俺村里有好些人的亲属都在外面吃商品粮,家里人给他们写信对他们说家里真实的情况,结果信件一封也没有发出,在村长的命令下又不得不写一些局面大好的话才能发出。
---猫眼看人
2009年08月26日
既有长期赚钱的能力,又给人一种蠢萌憨厚的感觉,才是真的狠角色。永远不要觉得一个擅长赚钱的人,会是个“铁憨憨”或者“傻白甜”,无论他们外在表象有多么蠢萌憨厚,赚钱是一个人真正的综合实力变现,头脑、情商韧性、心态、智慧。长期稳定能赚到钱的人,无一例外不是个“狠角色”,不把这狠劲浮于表面,则更为聪明。而那些赚不到钱的人,平日展现出来所谓狠劲,才是没有实力支撑的纸老虎,看着不论多机智,也都是“假聪明”。
赚钱的秘密就是见死不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个世界紧急的事太多了,穷人跟秘书长一样,到处操心。富人不是自己的事,一律不管。哪怕最亲近的人,也是点到为止。不管别人,只改变自己,专注自己的事。富人,唯道不变;穷人,唯德不变。千百年来人性不变。
干一行爱一行的本质:
你越是投入的做一件事,越是更多的了解这件事,越容易爱上这件事。
这件事本身有成长性,可以不断深入。如果你是高速收费员,爱上也难。
兴趣只是开始有点作用,对后续没有作用。
这也是大多数人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的原因,因为你没有投入的能力,遇到枯燥的部分就想换个兴趣。
你越是投入的做一件事,越是更多的了解这件事,越容易爱上这件事。
这件事本身有成长性,可以不断深入。如果你是高速收费员,爱上也难。
兴趣只是开始有点作用,对后续没有作用。
这也是大多数人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的原因,因为你没有投入的能力,遇到枯燥的部分就想换个兴趣。
当你本身有价值的时候,你就不太需要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
其实老喜欢研究情绪价值或人际关系的人,常常是因为你本身就没有价值。
如果你的价值硬邦邦,基本上尊重别人就可以了,不需要研究人际关系,也不提供情绪价值。
其实老喜欢研究情绪价值或人际关系的人,常常是因为你本身就没有价值。
如果你的价值硬邦邦,基本上尊重别人就可以了,不需要研究人际关系,也不提供情绪价值。
感情解决不了利益问题。
那种能长期愉快相处的关系,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男女关系,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彼此的利益。
能尊重彼此利益的关系,就会历久弥新。
老想着占人便宜,关系迟早会分道扬镳或反目成仇,即使刚开始非常喜欢。
那种能长期愉快相处的关系,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男女关系,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彼此的利益。
能尊重彼此利益的关系,就会历久弥新。
老想着占人便宜,关系迟早会分道扬镳或反目成仇,即使刚开始非常喜欢。
当一个社会开始普遍歌颂苦难,他就已经完成了对奴性的合法化。这类话语看似在赞美个体的任性与深度,实则以温情脉脉的口吻驯化了反抗的可能。他宣称真正的思想来自人类真正的灵魂,必须经过痛苦的打磨。苦难于是被赋予神圣性,他不再是外力的压迫,而是内在德行的塑行工具。
人们开始把苦难当做通向觉悟的通道,把屈辱当做修行的一部分。苦难不再需要解释,他只需要被感恩与铭记。这种话语的根源是奴性道德,而当这套逻辑达成共时,它带来的后果时,将受难者重新塑造成沉默者与顺从者。人们不再追问为何受苦,而是抢先回答我学到了什么,不再质疑暴力,而是赞美它带来的成长。更深的残酷在于,这种内化的过程甚至会激发对反抗。的敌意,拒绝苦难者被视为幼稚者,质疑苦难者被当成怨妇。
于是,一个赞美受难的社会最终会成为一个维持受难的社会。他以抒情的方式掩盖了事实的残忍。一个人先失去尊严,后被剥夺表达,接下来被丢进权力的铁皮箱,然后这些过程被包装成命运的转折,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苦难就这样被转移成精神财富,被雕刻成叙事的启承转合,被大众所消费,最后被彻底去痛感。人们不再记得苦难如何沉重,只记得他如何动人。在苦难面前,最基本的正义就是闭嘴,不再替别人总结教训,不再在别人的伤口上撒一把盐。所以,不说话是我们唯一还能做的诚实之事。人类宁愿在苦难中追寻意义,也不愿意承认苦难毫无意义。
人们开始把苦难当做通向觉悟的通道,把屈辱当做修行的一部分。苦难不再需要解释,他只需要被感恩与铭记。这种话语的根源是奴性道德,而当这套逻辑达成共时,它带来的后果时,将受难者重新塑造成沉默者与顺从者。人们不再追问为何受苦,而是抢先回答我学到了什么,不再质疑暴力,而是赞美它带来的成长。更深的残酷在于,这种内化的过程甚至会激发对反抗。的敌意,拒绝苦难者被视为幼稚者,质疑苦难者被当成怨妇。
于是,一个赞美受难的社会最终会成为一个维持受难的社会。他以抒情的方式掩盖了事实的残忍。一个人先失去尊严,后被剥夺表达,接下来被丢进权力的铁皮箱,然后这些过程被包装成命运的转折,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苦难就这样被转移成精神财富,被雕刻成叙事的启承转合,被大众所消费,最后被彻底去痛感。人们不再记得苦难如何沉重,只记得他如何动人。在苦难面前,最基本的正义就是闭嘴,不再替别人总结教训,不再在别人的伤口上撒一把盐。所以,不说话是我们唯一还能做的诚实之事。人类宁愿在苦难中追寻意义,也不愿意承认苦难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