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能发在社交平台上,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不做声响却暗自消化的各种情绪,才是你真正的生活
反思是一种认知能力,也是自醒的前提。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反思,或者说都能反思,不具备一定层级的认知能力是无法反思的。
好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没有什么比你自己的想法,更能杀死你了。不要为无法控制的事情,而感到压力。
懂得“止”的人,面相比较仁慈,看到了不是你的,当作没看见就好,你就不会生欲望,不要想太多,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你不会去止,所以想太多。懂止的人会很快乐人,之所以很难止住,去乱想,心里有欲望,所以不会止眼睛看到了,没看到就会容易止住,看到多了就起了欲望,无我则止,现在很多人就是不会无我。
应聘新工作时,谈判薪水最好的时机,是在对方接受你之后,而不是之前。
到时就会上演一场“胆小鬼博弈”,双方都不想先说出一个金额,让对方先给出一个数字对你有利。

——凯文·凯利
人们迷信压力会转化成动力,但其实在没有压力的松弛状态下,一个人更容易产生心流,也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决策或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你想要世界上所有的人对你都有好评,那是绝不可能的。你永远都不能取悦所有的人,如果你要取悦所有的人,你不但达不到你的目的,而且使你自己的一生成为一个悲剧,你活不出自我,你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没有色彩的,也没有自我的那种价值体现的人。谁愿意做这样的人呢?如果你不愿意做,你想把生命操控在自己的手中,那么最重要的事,就是自己做自己的掌舵人。不管外界评价你怎么样,你很清楚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将怎样去做。这一条就是我们对抗自卑最强有力的武器了。
能置你于死地的,都是最了解你的人,成年人最幼雅的行为就是交心,你说出多少秘密,就有多少危险在等着你。
不要脸是一件特别爽的事儿。比如说我拒绝了你,我心里一点儿都不会觉得难受,因为难受是你的事儿,跟我没关系。再比如说,我喜欢你,我需要你的帮忙,我会马上告诉你,我一点儿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说不说是我的事儿,接不接受是你的事儿,跟我没关系。被拒绝是常态,我努力争取了,我就有50%的机会,我要不努力,我就是零机会。
如何刺激一个男人的自尊心,让他火冒三丈的话都有什么呢?第一句叫关联父母句式,就是你怎么那么自私啊,跟你爹你妈一样。第二句叫从来没有句式,你从来就没有关心过我,这一句话会否定他心中所有的柔情,所有的美好回忆,会让他对你的所有的温柔关爱,都转化成绝望和愤怒。第三句是瞎眼比较句式。你看看人家隔壁老王多好,你看看你什么样啊,什么德行啊,我真是瞎了眼嫁给你。第四句是彻底质疑句式,你管得着吗?这一句话会把一个男人对你的关爱、对你的关心、对你的柔情瞬间变成愤怒。第五句叫无敌否定句式,就是你真不是男人啊,只要你说出这句话,可以瞬间把一个温柔的暖男变成一个残暴的狮子。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人际交往当中,如果你用这个戏耍的手段,不断的去刺激一个人的自尊心底线,不管什么人都会生气的。
当任何东西都可以在网上学习时,教育的障碍就只剩下动机、好奇心和毅力。
维特根斯坦:“谁控制了你的语言,谁就控制了你的世界!”
穷养长大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点,特别能忍。这种忍耐像一根紧绷的弦,贯穿了他们的成长。小时候看到习惯的玩具,忍一忍就过去了,长大后面对生活的压力,咬咬牙也能扛下来。他们习惯了压抑需求,把委屈藏在心里,像一座沉默的火山,表面平静,内心却暗流涌动。心理学认为,这种忍耐源于早期资源的匮乏和情感支持的缺失,他们学会了用忍耐换取安全感,用沉默避免冲突。但长期的压抑也可能让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难以表达真实感受,甚至忽视自己的需求。忍耐是一种能力,但也需要适度的释放。愿每一个特别能忍的孩子都能学会善待自己,在坚韧中找到平衡,让内心的火山不再压抑,而是喷发出温暖与力量。
人这一生啊,有追求爱情的一事无成,博功名的感情淡漠,喜好清明的穷困潦倒,信誉好的负债累累。你越在意什么,便被什么所困,你越苛求完美,妄想一尘不染,最后偏偏会掉入泥坑。人人都在攀比,幻想自己是最幸运的,偏偏是最倒霉的。到最后,什么才是人生呢?修一身正气冲天地,留几分匪气镇小人。
其实,缘分就是一个还债的过程,世间万物,皆有其归,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他们都会教会你一些东西,或许教你坚韧,或许教你懂得珍惜。如果你领悟了其中的深意,们便会消失在人海,倘若你尚未参透,他们会反复的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甚至折磨了,直到你学会为止。所以,缘分的意义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成全,缘来珍惜,缘去释怀。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哪怕撞的头破血流,当你觉醒的那一刻,就是成长。

最怕的就是,很多人连续被撞,一点都不长记性,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如果善良得不到尊重,那么解决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翻脸。
你若学不会翻脸,就要忍受别人的不要脸。

——马里奥·普佐
有人说生命始于40岁,也有人说是50岁,其实都不对。生命应该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一天。

——蔡崇达《皮囊》
我已经过了喜欢炫耀和喧闹的年龄了,不再期待周围人的回应和鼓励,也不在乎他人的褒贬和说辞。不会因为兴奋而四处叫嚣,也不会因为低沉去祈求他人的理解,更懂得了要用诙谐的方式过正经的人生。
——米兰•昆德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