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提醒:
如果一件事“顺手”就能给做了,就是做这件事最好的时机,错过之后再做可能要付出几倍的努力。

人生的很多时间都浪费在错过了“顺手”做的时机,而在之后费了几倍力气去弥补。
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独处让自己的本心更自由更潇洒。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用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人终其一生的追求大概就是自由吧。
你讨厌父亲的平庸,殊不知,他也曾经怀揣梦想的少年,你讨厌母亲的斤斤计较,但你却不知道,她也曾和你一样憧憬未来。不要踩着父母的肩膀,看过世界繁华后,又嫌弃父母从未读书识字,父母未必平庸,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看清生活的本质。
什么是聪明的人?

那些在做事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通过制定合理目标和计划自我提高,并且能根据提高效果调整计划和方法的人,都是聪明的人。

这是我对聪明人的定义。
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设定的。

——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
不论男女,言语越多,福气反而越浅。少言慎行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俗话说,嘴为患苦之门,累祸之始,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言语上的节制,不仅仅是修养的体现,而且可以避免招惹一些麻烦。说的越少,犯错的概率就越低,少说就是少错。很多时候,得罪人不只是因为你说错了,恰恰很有可能你把话说到点子上,说中了对方的痛处,反而心生怨恨,引发矛盾。
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都是简单粗暴的,比如:

“硬着头皮上”是克服绝大部分恐惧的终极方案。
同学之间的真正差距,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怎么样运用知识,朝什么方向运用,为谁运用,以及用知识去创造什么样的社会进步。

——冯仑 《人生的逻辑》
在实力面前,聪明就是渣渣。
很多丝丝没有实力,但他想引人注意会抖机灵,展示智慧。这个做法只能惹人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多数人的所谓智慧不值一提。你那么聪明,怎么还在出租屋里混啊?
成年人信奉的是权力富贵,他认为的智慧只不过是某个逻辑小技巧,你扯什么聪明,没实际意义。没实力就苟着。
交流的时候,
反问不是回答问题,而是表达情绪
同样,阴阳怪气,正话反说,也不是回答问题,也是在表达情绪

都非常讨厌和负能量
你采取的每个行动都像一张选票,投给你想要成为的那一种人。

——詹姆斯·克利尔《原子习惯》
一个人能否成大事儿啊,决定权不在于脑力和能力,心力才是关键。一个人哪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也会因为心力不足而失败。四五十岁的人经常是比比皆是,大多数只能够在家里接受老年生活。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他们的一个托辞,本质上就是心力不足,自己对自己泄气了。机会多的是,聪明人也不少,大家拼的他就是一个心力,相信自己能成。拒绝内耗啊,无法改变的事情,要么放下,要么接受。面对恐惧,不要想太多,只要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那就直接去做,把别人眼中的未知,变成你心中的挑战。破釜沉舟,不破不立,很多事情都是机遇和风险共存的,重复坚定的坚持下去,才能够杀出重围,才能够做成你想做的事。
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卡夫卡
我在45岁之前,一个人用自己的钱出去旅行或出差时,基本上都是住快捷酒店。

中国就是锦江之星,全季;日本就是东横,APA;欧美就是Cormford inn,holidayexpress这些。当然有些欠发达国家因为治安问题会住好酒店,和家人出行会住好酒店,有些时候要见陌生朋友为了面子和自尊心会住好酒店。其实也没什么,挺好的。
你的人生属于你自己,你自己的体验感最重要,就算一无所有也没有关系,不要内耗自己。没有编制就不对吗?不会来事儿就不对吗?没谈过对象就不对吗?不会说好话就是不对的吗?我性格太内向,他就是不对的吗?根本不是!你有千种万种的活法,唯一不对的就是允许别人伤害你自己。你可以一辈子都是一个孤岛,你可以一辈子做一个内向的人,沉浸在你自己的世界里。最可怕的是你不想改变,却一遍一遍的纠结着,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明明可以依照自己的内心过得很幸福,却一定要变成别人嘴里的样子。你只要明白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可以了。你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更不要因为别人产生自我攻击。做你想做的人,这件事没有时间限制,你可以从现在开始,也可以一成不变。而你作为人最大的成就就是你顺应内心而活,你开心了,这不就够了吗?希望你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内疚感与羞耻感的区别的:
内疚感是一个人感觉自己做了坏事,而羞耻感是一个人感觉自己是个坏人。
内疚感能让一个人更加进步,而羞耻感则会让他止步不前。
爱情的第一性原理是基因的传递,本质是人类的繁衍,而不是激情。
激情的掩饰下,所有优点都显得格外耀眼,但激情褪去后,真正成熟的爱情才会显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唯有理解与包容,才能让爱情更加长久。婚姻的本质,是能否满足双方需求。
人类关系的本质是利益,而非善恶。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尊敬你,也不会因为你是恶人就憎恨你。人类的本能就是自私、唯利是图、趋利避害,本质上吸引人的都是利益,礼貌谦逊、忠厚老实这些东西,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就是加分项,没有利益加持就会变成鸡肋。
把注意力放在体验感而非结果上,人是真的会慢慢松弛下来,不要觉得没到终点就一无所获。这一路上你遇到的人,吹过的风,看过的日落和喝过的酒,都会变成你区别于旁人独一无二的收藏。
婚姻制度的核心:
以法律的名义,双方签订社会契约,组成以家庭为最基本单元的经济体(与社会进行价值交换),同时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婚姻法没规定也从没要求人们为爱情结婚。那只是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宣扬出来的。
婚姻本身是为了资源整合。爱情是美化的结果,本质是为了人类物种的繁衍生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