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干出历史性大事,那我来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干,不妥之处供大家批评。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干出的历史性大事,那就是克林顿放天朝进入世贸,克林顿之所以这样选择,依据是天朝经济发展后,人民会有更高的追求,民主宪政随之而来。不能说克林顿的决策错误,1、哪怕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天朝也应当进入民主社会;2、从冷战后,培育市场来说,富裕的天朝人应当是大市场;3、工业文明与小政府互为因果,天朝选择工业文明,必然选择小政府。
然而谁也没想到克林顿的期望的并没有实现。不可否认天朝实现了财富积累,但是财富并没有落到屁民的口袋,手段当然多种多样,主要有两个
1、通过18亿亩耕地红线的幌子,把政府做成唯一的地主,把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利益定得奇高,不但收走了屁民创造的财富,还没收了屁民孙子辈的财富,没有创造出西方所期望的市场,全国交个税的有说仅六千万,最高不超过一亿,再刨去还房贷的,估计仅剩一半,也就是这3到5千万人才有消费,其他人仅维持生存而已。
2、通过收买既得利益阶层,剥夺其他所有人的权利,获得表面稳定。收买是入世之后立即进行的,准确说2003年,手笔之大叹为观止,既有传统上的利出一孔,又有当代的监守自盗。财政收入直接用来发军、公、教的超高退休金,又形成不了消费。同时对这个阶层外的群体全方位打压,身家亿万又如何,要抓要杀举手之劳。他们做不到任何一个哪怕图腾意义的人大、政协的副主任、副主席,更别说党政职务了。
全国所有官员,没有人具有商业思维,很多网友向我反映,即便广东、浙江的处级、厅级领导也完全没有商业思维,企业讲的事情,完全不能理解,更拿不出办法。这与89年之后,整整36年阶层封闭有关,所有干部都是家门、校门、衙门的三门干部。所以散人说拿搅屎棍还总拿有屎的那头。
这样一个巨无霸是可怕的,我怕,怕哪一句话不对就喝茶,特朗普、石破茂、赖清德、李嘉诚也都怕。
讲到这里,可以看出特朗普所做的历史性决策的无奈,无论国际局势上还是道义上都是正确的,是对克林顿政策的补救。
是不是似曾相识?里根把油价打到10美元一桶,美国人民不苦吗!带来的是苏联解体。
可以说特朗普这是战争,是亡党之心不死。
其实我判断美国的痛苦没那么大,美国最关心的是就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看,这个政策会带来就业。至于通货膨胀,减税、减油价会平衡掉大部分。至于供应多元化,已做了七八年了。
庞大的产能无处转移,给有的国家会带来灾难,只要安全,只要稳定就行。
然而谁也没想到克林顿的期望的并没有实现。不可否认天朝实现了财富积累,但是财富并没有落到屁民的口袋,手段当然多种多样,主要有两个
1、通过18亿亩耕地红线的幌子,把政府做成唯一的地主,把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利益定得奇高,不但收走了屁民创造的财富,还没收了屁民孙子辈的财富,没有创造出西方所期望的市场,全国交个税的有说仅六千万,最高不超过一亿,再刨去还房贷的,估计仅剩一半,也就是这3到5千万人才有消费,其他人仅维持生存而已。
2、通过收买既得利益阶层,剥夺其他所有人的权利,获得表面稳定。收买是入世之后立即进行的,准确说2003年,手笔之大叹为观止,既有传统上的利出一孔,又有当代的监守自盗。财政收入直接用来发军、公、教的超高退休金,又形成不了消费。同时对这个阶层外的群体全方位打压,身家亿万又如何,要抓要杀举手之劳。他们做不到任何一个哪怕图腾意义的人大、政协的副主任、副主席,更别说党政职务了。
全国所有官员,没有人具有商业思维,很多网友向我反映,即便广东、浙江的处级、厅级领导也完全没有商业思维,企业讲的事情,完全不能理解,更拿不出办法。这与89年之后,整整36年阶层封闭有关,所有干部都是家门、校门、衙门的三门干部。所以散人说拿搅屎棍还总拿有屎的那头。
这样一个巨无霸是可怕的,我怕,怕哪一句话不对就喝茶,特朗普、石破茂、赖清德、李嘉诚也都怕。
讲到这里,可以看出特朗普所做的历史性决策的无奈,无论国际局势上还是道义上都是正确的,是对克林顿政策的补救。
是不是似曾相识?里根把油价打到10美元一桶,美国人民不苦吗!带来的是苏联解体。
可以说特朗普这是战争,是亡党之心不死。
其实我判断美国的痛苦没那么大,美国最关心的是就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看,这个政策会带来就业。至于通货膨胀,减税、减油价会平衡掉大部分。至于供应多元化,已做了七八年了。
庞大的产能无处转移,给有的国家会带来灾难,只要安全,只要稳定就行。
承认世上互相冲突的正确。你对,他也没错。大家只站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维护各自的利益。
承认很多问题没答案,甚至所有答案错。你只能从中选个没那么离谱的。
承认这个世界复杂、不断变化。个体难掌握足够信息,难做对判断。
接受妥协、不公。
重要的是,努力更强大。强起来,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承认很多问题没答案,甚至所有答案错。你只能从中选个没那么离谱的。
承认这个世界复杂、不断变化。个体难掌握足够信息,难做对判断。
接受妥协、不公。
重要的是,努力更强大。强起来,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日本李颖 2025年4月4日
(评“如何与三观不同的父母相处”)
问题的根本不是思想如何如何,而是【权力关系】,父母一定需要子女认输、服从、承认自己狗屁不是,才能得到自己大权在握,自己英明正确的感觉。
父母高高在上,子女摇尾乞怜,这才是“传统文化”中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最核心的本质。
现在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根本原因并不是思想观念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确实是真的,但父母不会与其它思想观念不同的人冲突,他们只会在家庭内部与子女冲突。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父母要求从子女身上得到驯服,要求子女做奴才,而子女这一代,不论聪明还是笨,无论文化水平高低,无论思想进步还是保守,他们大多不想继续做奴才了,而且现代经济给了他们离开家庭自由生活的机会,不做父母的奴才也可以生存的时代来了
(评“如何与三观不同的父母相处”)
问题的根本不是思想如何如何,而是【权力关系】,父母一定需要子女认输、服从、承认自己狗屁不是,才能得到自己大权在握,自己英明正确的感觉。
父母高高在上,子女摇尾乞怜,这才是“传统文化”中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最核心的本质。
现在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根本原因并不是思想观念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确实是真的,但父母不会与其它思想观念不同的人冲突,他们只会在家庭内部与子女冲突。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父母要求从子女身上得到驯服,要求子女做奴才,而子女这一代,不论聪明还是笨,无论文化水平高低,无论思想进步还是保守,他们大多不想继续做奴才了,而且现代经济给了他们离开家庭自由生活的机会,不做父母的奴才也可以生存的时代来了
无法准确评估爱情投入度,是导致分手的常见问题。
付出得不到对方认可,搞的心力交瘁,卑微到尘土里,对方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恋爱中最痛苦的事情是,自己明明做了那么多,对方却不理解、不认可。
一句「你到底为我做过什么?!」太令人心碎。
付出得不到对方认可,搞的心力交瘁,卑微到尘土里,对方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恋爱中最痛苦的事情是,自己明明做了那么多,对方却不理解、不认可。
一句「你到底为我做过什么?!」太令人心碎。
改变的第一步是看见。
看见那个无助、被厌倦、尽力而为的自己。
想改变的人,一定能在路途中收获丰盛的礼物。正所谓种一棵好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改变的第一步,不是逼迫更努力,而是睁开眼睛看清你面临的局面和拥有的东西。看见规则,才能打破规则。
少问“为什么”,多问“凭什么”。
看见那个无助、被厌倦、尽力而为的自己。
想改变的人,一定能在路途中收获丰盛的礼物。正所谓种一棵好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改变的第一步,不是逼迫更努力,而是睁开眼睛看清你面临的局面和拥有的东西。看见规则,才能打破规则。
少问“为什么”,多问“凭什么”。
有巨大威胁的人会成为你的盟友,有潜在威胁的人会成为你的敌人,人性就是这样,当威胁足够大的时候,会让双方都掂量好撕破脸的代价,代价过大时,双方会考虑结成盟友,当实力不对等时,强大的一方会毫不留情的搞掉弱小的一方,所以,当你弱小时,要有放手一搏的血性,因为就算你跪地求饶,也逃不掉被被打击的命运,别人只会因为你的决心而胆寒,不会因为你的求饶而放过,还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哪怕失败了,也轰轰烈烈。
不要养成跟人争论对错是非的坏习惯。
对错往往源于立场,而立场几乎无法改变。对错是动态的、变化的、博弈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最终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的。
讨论对错往往没意义。
不如讨论利益——谁受益?谁买单?钱从哪来?
不如讨论可行性——看上去正确,但无法落实的方案就是错的。
对错往往源于立场,而立场几乎无法改变。对错是动态的、变化的、博弈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最终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的。
讨论对错往往没意义。
不如讨论利益——谁受益?谁买单?钱从哪来?
不如讨论可行性——看上去正确,但无法落实的方案就是错的。
伸手专打笑脸人。无论你和谁,只要你表现出来紧张,胆怯,卑微,忠厚老实,那么你就一定会遭受这个世界最大恶意。在所有关系里,保持神秘感和模糊的距离感,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威慑。越是刚开始的关系,越是要寸步不让,不让任何人有机会在你身上得到免费的善意,要知道大家都喜欢免费的,但没有人会珍惜免费的。
底层长大的孩子情商都很高,他们沉默寡言,小心谨慎,唯唯诺诺,这就是他们的情商,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想法,否则就会遭到打压。听话照做这四个字让他们少挨了很多的。可当他们带着底层认知走向社会之后,就会发现跟社会格格不入,因为外面的世界永远是胆子大的先吃肉。一个自信的人往往能抓住很多原本不属于他的机会,而一个自卑的人往往会错失掉很多原本属于他的机会。在错失掉多次机会后,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看低自己,甚至觉得我妈小时候说我笨,说我没出息,真没错,我确实在社会上哪哪的不如别人。然后就带着这种认知结婚生子,培养下一代牛马,这便是底层的基因锁。
听说38军军长徐勤先不听从调动,不愿到北京镇压学生被软禁起来了。军事记者说,戒严司令部的张工向他传达口头命令,让他带兵进城。徐说:口头命令无效,要有书面文字。张工 说不可能有书面的了。徐说,没有书面的我不进城。 后来了解到,李鹏说大局已定,是因为5月21日老人们在邓小平家开了会,对赵紫阳统一了认识,决定从22日起停止他的工作。
重新考虑新的领导班子,对新班子的人选进行了议论,对采取果断行动收拾局面的决心已定。参加会议的有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薄一波、王震。正是这些老人,采用非法律、非程序的方式,决定中国的命运。
---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图:六四抗命将军徐勤先(左),新华社退休记者杨继绳(右),摄于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