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边界,就是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边界不清晰的表现:
· 易受他人影响,在压力下难以坚持立场
· 不懂拒绝,总满足所有人期待
· 习惯揽事上身,常为他人情绪和感受负责
· 过于专注付出与关爱,常忽略底线
· 将他人问题当自己责任,情绪边界模糊不清
· 分不清关心与干预,常在关系中越界或被越界
示弱、演戏、说谎的人,目的是什么?
1、获取关注。获得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关注。
2、逃避责任。正常情况该承担的责任,不想承担、面对,于是投机取巧,以非常手法躲过。
3、拿到资源。正常情况下靠能力无法获得的资源,通过坑蒙拐骗、不动声色拿到。

无论成年人还是小孩,无论男女,人性如此相似。
如果你对一个人越来越好、越来越热情、越来越包容,久而久之对方就会成为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你就完了——
对方会越来越不把你当回事、越来越不珍惜你的付出,会成为天底下最容易离开你的人、最容易伤害你的人、最容易糟践你的人。

不信你就试试看。
我们总是会困在别人各种各样的评价里,但是其实我们得明白一件事,当洪流涌向你的时候,你被淹没,错并不在你。我觉得这个是最有用的一个点吧,就是现在比起别人是不是喜欢我,我更在乎的是我有没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所以我想跟你说的是,你的心里住着一个金光灿灿的你,那个人爱你,想要你赢,蓬勃快乐。
为什么我们总会入别人的局,因为生活中最耗费心力的往往不是生活,而是那些无谓的纠缠:被误解时急着自证清白,被冒犯时立即情绪上头,被期待时就拼命满足。这些反应看似自然,实则是把别人的课题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做一个高能量的人必须要懂得: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
焦虑不是敌人,也不是恶魔,它像是一个过度保护你的朋友,因为它曾经看到你受过伤害,所以想保护你的安全,不要粗暴的对待它,向它证明你已经强大到能处理事情并保护好自己,他自然就会离开了。
哪有什么不合群,只是人们习惯审判你不会表演的人生。
做任何事的逻辑是一样的:
在刚开始的时候,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在做事过程中,接受意外和挫折,不断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开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然后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调整。

指望提前做好规划,然后一张蓝图绘到底,是不现实的。
凡是负能量的东西,都不要去回应,回应就会与之纠缠,纠缠就会受其损耗,只要内心不接应,它所有的恶念,都将原路返回。混的不好的人,大都是巨婴心智,没有耕耘思维,没有过程思维,没有时间思维,没有长期主义思维,所以容易着急、焦虑、悲观。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如果别人说你两句你就受不了,被干扰的吃不好睡不好,你想你得多脆弱啊。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是有罪的,不要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不要和不重要的人计较重要的事。记住你的人品,是你最好的运气,你的心态,是你最好的风水。
别把你的人生的主动权交给别人,如果你不创造自己喜欢的世界,就会有人让你创造他喜欢的世界。你不以自己为中心,就会有人要你以他为中心。你不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有人买你的时间实现他人的梦想。你不给自己买喜欢的礼物,就会有人让你给他买他喜欢的礼物。你每天不哄自己开心,那就是会有人指使你每天哄他开心。你不投射你自己,你就会被别人投射。你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负责。人生一直都是一场主动的选责,要么成为自己剧本的主角,要么成为他人的配角。
所谓故乡,只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罢了。对漂泊的血脉而言,土地从来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流浪中暂时换取喘息的驿站。哪里能容身,哪里能呼吸,哪里就成了故乡。吾心安处是吾乡。
民国时期上海的鸦片走私真有意思。

自从开埠以来,鸦片一直是上海的大宗商品,占据着相当的贸易份额。虽然政府对鸦片的态度也是反反复复,但迫于列强的压力,总体上是允许的。

到了民国时期就不一样了,上海以及周边的江苏和浙江,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财源,谁占据了江浙沪,谁在军饷上就更有优势。这也是袁世凯死后的十二年里,各路军阀混战的动力所在。张作霖、孙传芳如此,蒋介石也是如此。

1927年北伐结束后,国民党一到上海就开始实行禁烟运动。而禁烟真正的目的并非禁止鸦片,而是将鸦片收归政府垄断。又因政府垄断引来了合法性问题的大讨论,国民党政府才不得不放弃垄断。

但放弃垄断并不意味着放弃鸦片的利润。政府还是一边高声禁烟,一边将鸦片声音外包给了以杜月笙为首的各大帮会头子,再通过为他们提供保护来收取高额保护费。仅1927-1928年间,光上海的保护费就收了4000万。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党内各种势力存在巨大分歧。比如1928年11月,上海公安局得到消息,有一批走私鸦片正在从汉口运往上海,警察提前埋伏。当穿上苦力(青帮会众)正在卸货时,埋伏在港口附近的警察冲出来收缴了鸦片。正当警察准备收队时,警备司令部人数更多的军警们全副武装出来了,跟警察们干了一架,青帮的苦力工人顺利把鸦片送进了自己在法租界的仓库。

事后,上海市长还跟警备司令吵了一架。当时的上海市长是白崇禧桂系的人,而警备司令明面上是桂系的,实际上是蒋介石的人。

当然,不管谁缴获鸦片都没准备真的禁烟,只是作为筹备军费的硬通货罢了。

这么大的利益之争,最后闹到了南京,还成立了调查组,但各方又都不太配合,也就不了了之。

很显然,面对巨大利益面的争夺,蒋介石与各路帮会的合作明显比其他军阀更占优势,这是他党内地位的基础。

推荐观看《这个世界怎么了》:youtu.be/bSGXCVt4reA?si
真诚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常常让很多习惯性把自己包裹在假面里的人们不知如何应对,在恍惚间失了分寸。

记得有一次一个读友问我在干嘛,我随口就说在看书,这是我的日常生活。但她对这种真诚的回答不知所措,竟然蹦出:看书啊,这么认真?你能轻易地从她的言语之间感受到嘲讽的语气。

那是一种「我只是随口一问,你只需随口应付一下就好,没必要认真」的态度,因为你的真诚会让本来只打算敞开一小部分的我显得虚情假意,我并没打算袒露全部的真诚。如果我的尺度没问题的话,那么必然是你的真诚不对。

我觉得很多人接不住真诚,是因为知道没有人会接纳真实的自己,已经太习惯在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应付,习惯带着假面生活。突然遇到真诚,反而有被冒犯的感觉。
经验是把双刃剑,既能让你处理问题更高效,但也容易陷入思维定势。
在看待问题时要多花一点时间找到一个有利的位置,才能让你能有足够的高度通观全局,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具体问题。
追本溯源、着眼全局,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才能做得更好;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标准答案。
“你演你的,我看我的,你有你的立场,我有我的底线,合得来就好好相处,合不来就保持距离!”
思想不来源于你。如果是你想的,你应该能控制,如果你控制不了它,说明不是你想的,你是被它控制,被强迫的。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开始苏醒了。
尽可能地接受他人,不论好坏,不要试图改变他们。
但你可以做的是尽力回避讨厌的人,这是我唯一推荐的一种焦虑回避方式。

——Tim Cantopher
所谓的活得明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绝不把评判标准交给别人,一旦把评判标准交给别人,你就完全没活明白。
——王朔
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