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很容易成为别人的工具。那些经常被打压、训斥、贬低的人,大脑经常处于宕机状态,行为举止扭扭捏捏,整个人看着六神无主,没有一点精气神,就算脑子里有想法,也是一团乱,基本没有对生活的追求和动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自我意识淡薄,不敢反抗,缺少唯我独尊的信念,你不必怕,打压你的也都是些吃喝拉撒的玩意儿,谁也不比谁高贵,你应该有这种觉悟,别人可以比你有钱,但不可以比你高贵。
人生就两件事:发现你的使命然后去完成它,很简单。
所以茨威格说,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他人生中途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很多朋友迷茫焦虑,每天很忙碌地闭着眼在现实的乱麻中乱砍一气,不过是没有明白这点。
我小的时候特别敏感,我会很容易观察到别人的需要,然后我看见爸爸妈妈很辛苦,然后我又喜欢的东西也不太会去跟他们提要求,我不想扫朋友的心,然后去哪儿玩儿,吃什么东西,我都经常性的去迁就别人的口味。即便跟陌生人在一起,我也会为了照顾情绪,然后不停的主动去控制那个话题,好像别人的快乐成了是我的责任,一旦对方哪里不太对劲,我就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刚刚自己哪里做错了,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我也会特别在意,我害怕自己哪个点做的不够好就会被讨厌,这种情况让我越来越喘不上气儿,于是我决定告别这样的一个自己,因为他真的太累了。我开始尝试着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然后出去玩儿,等某一天我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发现我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了。
父母是挡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但是父母走了之后,余生皆是归途。
老妈走了50多天了。
想打的电话没处打了,想倾诉的日常无处倾诉。
回老家再也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
你活成了很多人不敢活的样子,也就冒犯了许多人将就的人生。
失败者的共同标志是容易恐惧,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恐惧从来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在身心两个层面毁灭自己,我们焦虑、迷茫的背后,全是恐惧的影子。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他的能量,他的气场,才会全面爆发,他才能算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一个人不该过分自省,这会使他变得软弱。

——珍妮特·温特森
所有的教育最终指向都是自我教育。
没有一所学校、一次考试,能必然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和成就。受教育的目的恰恰是赋能,增加选择。
命运是一次接一次的选择,一个接一个的行动走出来的。
你还要警惕自己内心泛滥的爱,孤独的人总会迫不及待地向与他邂逅的人伸出自己的手。

——尼采
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丧失劳动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次死亡叫社会性死亡。第二次是医学意义上,生物学死亡,就是没有呼吸心跳了。第三次就是被人永久的遗忘的死亡。人的生命价值,不应该单纯从出生倒生物学死亡的这个长度来衡量。
在底层的生存法则,就是以恶制恶,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生存法则,底层的生存法则,就是浑身长满刺。别人骂娘你就骂回去,有人在你面前恶,你要比他更恶,那一切都太平。以恶制恶虽然不好,但确实是在底层最好的生存方式。因为你不恶,你就是被欺负的对像。当你有了可以随时恶过他人的能力,你得到的反而是尊重与和平。底层人的思维只有一根筋,谁厉害我就怕谁,这也是在底层不能太好说话的原因。因为笑脸根本换不来笑脸,尊重换不来尊重。
都说赚大钱的都是做生意的,那生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不要把生意看作是挣钱,生意的本初是分享,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和有缘的人,赢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秉着做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这才是生意。生是生生不息,意乃心善之意,生意就是生生不息的善意。真诚做人,诚心做事,不欺不瞒,不哄不骗,所为商道,亦为正道,所以能赚钱。
当你受了委屈,捍卫自己的利益时,可以一次性看清身边的牛鬼蛇神,无论是亲人朋友都会现出原形。跟你一起争取的人,毫无疑问,这是自己人,跟你一条心。以后相处时,要好好回报。默不作声的人,这种人压根儿就没把你当回事,平时与你只是逢场作戏罢了,这种人可有可无。劝你放弃利益的人,这种人要么是叛徒被收买了,要么就是幕后黑手,这种人你要记住,他才是你最大的敌人,以后要找机会干掉他。
很多喜欢加杠杆的人都忽视了几点常识:

1. 大多数人一辈子在不沾黄赌毒的情况下,生活开销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

2. 投资是一辈子的游戏,本质上比的是存活率。一旦输光,就意味着出局。

3. 任何来的快的财富,99%情况下消失的也快。
你害怕抛头露面,害怕出丑丢人,害怕成为重要人物,害怕承担责任,实际上就是你在害怕成功,你害怕成功,那你怎么可能成功?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解决你自己。人一旦处于犹豫的状态,就一定会败北。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这个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最后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得不偿失。
打压孩子、攻击伴侣的,本质是内心自卑和极度自恋的矛盾,体现在心理学层面,这是一种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取虚假的自我优越感,来满足自身脆弱自尊的病态行为模式。他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因为自身缺乏成就和价值,无法从自身获得足够的认可,只能借助打压身边亲近的人,来维持心理平衡。所以他们不断的伤害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破坏家庭和谐和亲密关系,给他人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最后才发现,真正毁掉他的。不是能力差,也不是没机会。而是被所谓的道德,绑架了一辈子。道德就是一根隐形的绳子。把你从头到脚绑的死死的,让你动也动不了。表面上看,道德给人带上了光环。但实际上,它压根儿就是别人用来操控你的工具。角色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角色带来了效率,但是角色同时,也带来了规则。

你越标榜自己有道德、有底线。就越容易被别人,在道德上,进行勒索和绑架。别人稍微给你一点道德的压力,你就束手无策了,你就轻轻松松的被困住了。你看那些顶级高手,哪个不是早早的把道德抛到了脑后?嘴上喊着自己不是好人,别跟我讲道德。这样做,反而没有人能伤害他、控制他了,因为他根本不给别人机会。他也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道德绑架绑不到他头上。所以道德这个东西,从本质上讲。只是用来约束弱者的牢笼。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被道德所困。
资治通鉴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出阴招的,所有的大案,全都是熟人干的。现在发现洞悉人性,与人保持安全的距离。遵循游戏规则的,都是明智的人。
戴嘉枋的《样板戏的风风雨雨》一书(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就披露了一点江青的红人刘庆棠这方面的“事迹”。

刘庆棠是“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的扮演者,深得江青宠信,以一个演员之身而居政治高位,是中共“九大”代表和主席团成员,在中共“十大”上成为中央委员,先是进入国务院文化组, 后更当上文化部副部长。位高权重的刘某,坏事做尽。刘庆棠“潜规则”女演员一事,戴嘉枋是这样说的:“到了‘文革’中大权在握,风流成性的他更肆无忌惮地到了淫邪无耻的地步。一个比他小20来岁的姑娘,长期被他霸占;而任何一位女演员,无论是你想争取在戏中当主角或领舞,还是给丈夫落户口、安排工作,甚至处在恐怖的威胁之下为免遭批斗,只要有求于他,都有可能成为他的掌中玩物,满足他的一逞之快!到后来,刘庆棠索性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女浴室近旁,除办公桌、文件柜外,还有一张大床,美其名曰用于加夜班休息。他时常在办公室窥守于门边,见浴后的女演员经过,便以各种名目请她入内谈话,然后诱胁相加邀其同枕共寝!不少意志薄弱、慑于权势的女演员,不得不忍辱任其摆布。”刘庆棠的此种做派,其“顶头上司”江青、张春桥并非不知,而是知道了,也不当回事,认为是“无害”的“小节”,“丝毫无损于这个色狼的毛发和仕途。”

---“文革”时期也有潜规则
作者: 王彬彬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食品安全
央视315揭露了掺保水剂的虾仁加工产业。
这种事我在两年前知道了,因为一位朋友准备做水产,特地去请教做化工试剂的朋友,他有这方面的通路。
当时他以为是现代食品业合理合法的添加剂,结果他后来跟我说:市面上的虾仁不要吃,七两虾可以做出一公斤成品来。
他也放弃了水产生意,实在是玩不过,毕竟他大学毕业,跟一帮底线太低的商人去拼,估计会输的当裤子。
前些日子,做榴莲的朋友谈起中国海关曝光的化工原料泡榴莲事情,这是因为泰国水果厂商都是用食品级姜黄来泡,以杀虫。中国的水果采购商过来,带着化工原料,下订单给当地厂商,要求他们用化工原料来泡。姜黄一两万,化工原料几十块,本地老老实实做生意的被挤兑的没有办法,也就慢慢跟进了。
事情一曝光,泰国政府严查,关闭大批厂家,大企业入市,基本上能有加工许可证的厂家就剩不下多少了。
榴莲生意一直是中国水果商垄断采购,本地资本想进入好几年了,不得门而入,销售端在中国市场,采购端是中国水果商,大量的工厂散落,本地资本甚至让写手在社交媒体煽动民族情绪,都毫无效果。
不料中国水果商以劣币驱除良币,被中泰两国政府一锅端,直接换成大厂入市,泰国厂商一举垄断产业链中上游。
啧啧,我见这样的市场博弈,大开眼界。
今年我准备写一本书,写制度经济学的,实证越多越好,实在是好玩。
上一篇文章,我写《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是错的吗?》,谈及了充分竞争市场下,价格平衡几乎不存在,因为直接杀到假冒伪劣低品质,产业链压榨和劳工压榨。
其中最容易被普罗大众关心到的是食品。
食品的伪劣可以说是比例奇高,比比皆是。
我寻找近代史的脚步查了查英国和美国在十九世纪的食品安全,也是吓一跳。无论是伦敦还是纽约,以普罗大众食用的面包牛奶茶酒等为例,掺各种劣质原料,掺泥土、明矾、粉笔、死尸等等,持续上百年之久,以至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总统在吃早饭时,看报纸揭露香肠中有死尸,他大叫一声,把早餐从窗口扔了出去。
在近代史的工业大发展背景下,英国、美国、欧洲人在十九世纪的人均寿命仅仅维持40-41岁,一方面是医疗技术没有达到现代水准,另一方面则是食品伪劣。
实际上当时的食品加工也掺入了很多当时的化工狠活,这是不是与今天的东方大市场状况有些相似。
16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一个完全充分竞争的古典自由经济时代,也是重商主义利维坦大行其道的时代。正如东方大国身处的重商主义和完全竞争状态的自由市场阶段。除了资源类被国有企业垄断外,大多数领域都是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
完全竞争的博弈,在一些领域终端都试图走向垄断,比如汽车业电子产业,另一些领域垄断上游,比如大宗商品领域。而对于快速消费品和其他轻工业,是很难做到的。
前者的垄断导致上游产业链被压榨,比如汽车业;或者下游被大宗商品垄断商挤兑,比如铁矿石。大量的利润被垄断者拿走后,产业链也就是苟延残喘,替人卖命。
而如果产业两头在外,就是国内产业链被压榨,为海外市场卖命而已,内部只剩下垄断巨头获益。
更多散落的产业链,则因为恶性的充分竞争,倒向伪劣产品,以国民的健康为代价。
然后交给医疗,如果医疗也走向劣质,那基本上就是以国民的寿命为代价,向全球输血。
全世界人民趴在东大国民身上吸血,自愿奉献。
你不理解这句话?快速消费品不是内销吗?
因为你的支柱产业压榨了收入之后,产业劳工就只能食用低价食品了,没钱。
低价食品又让食品产业继续卷低价,走向劣质。
二十世纪欧美大致上解决了食品问题,优等生是日本和西欧北欧,差生是美国。
美国的工业化食品仍旧只是为了满足普罗大众的基本生存而已,大型零售商货架上充实着工业化食品,但要好于东大。
那么欧美是如何解决的呢?
政府介入,不再放任,充分自由市场开启了政府制定标准,并严格执法的时代。
我想告诉你的就是:有效政府与失效市场的博弈。
你猜猜欧美的富人在十九世纪怎么解决食品安全的呢?
答案是自产特供,他们有自己的庄园,自己的面包烘炉,自己的屠宰工人,自己的私人厨师。
你仿佛目睹了什么再现。
我在读古典自由学派的市场描述时,说到:自由市场的资源配置,商人和有产者雇佣私人安保,有着私人医院,还有私立监狱,一切都是最有效率的。
(至于无产者,他们不是人,不配享有民权。)
潜台词。
好在理论流行了几十年,欧美政府还是日复一日的执行有效政府介入,尽管有时候不难嘛有效。
欧洲建立了全名医保系统,国家军队和警察系统,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体系。
美国在两党的博弈中还是建立了奥巴马医保,为老人提供健保。但还是有14%的人没有既无商业医保,又无健保。美国建立了私立监狱,管理方以合法的形式向各大企业提供廉价劳工,并润物细无声的把轻罪罪犯变为重罪,法官一路批捕各种罪犯。
虽然庄园经济已经非常少了,但是全食这样的健康食品超市,为三千万美国精英提供美好食品。
而在东方大国,民间特供也悄然兴起,给富人提供健康食品的供应链也兴旺发达。
我在普吉岛问国内的读者,安达曼海的海捕虾,海水充氧航班直供国内,价格是普通虾的十倍,能接受吗?
答曰:可以。
这是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的有效,只对富人有效。
当普罗大众灭绝,富人也就是荡然无存了--------一个实证经济学研究者的告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