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中山要废除裹脚陋习,当时有人说,应该让女性有自由的选择权,想裹的就裹吧。但孙坚持废除陋习,说: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
积极向上是孩子的天然状态。可以有偶尔的懈怠。
但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这个观念一定要点滴之间浇灌给孩子。
同样,躺平的自由,不是自由。
积极向上是孩子的天然状态。可以有偶尔的懈怠。
但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这个观念一定要点滴之间浇灌给孩子。
同样,躺平的自由,不是自由。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南方来的同学,带了恨不得十几条外烟来报到,见谁都发烟,很快就和全年级男生都混得很熟。
过了不到俩月,模式就变成了只会给也给他敬烟的同学发烟。
再后来,模式进一步变成了只会给向他发档次基本相当的烟的同学发烟。
他从家里带来的烟是Kent、Marlboro、555之类的,都挺贵的;后来改成了Lucky Strike、Camel、金桥。
那会儿北京的校园里男生抽的国产烟售价都没有外烟高,红塔山、大重九、云烟、茶花、牡丹等,都是好烟。再往下有金健、中南海、都宝等北京本地的烟。档次更低一些的,还有春城、天坛之类的。总之但凡抽烟的男生,都知道这些烟的价格。
有一次我和南方同学聊天,谈到发烟的事儿,他说:“我一开始以为大家都抽这样的外烟,也以为我发烟给别人,他们也会发烟给我。现在知道了,第一不是所有人都会回敬,第二不是所有人都抽得起同样档次的外烟,第三是我供不起一直这么发烟。”
今天我突然想起这位同学和他的烟来,是因为我认为这就是「全面对等关税」的绝佳注脚。
那些曾经接受过南方同学外烟的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不再获得敬烟而有什么怨言,也没有骂他霸道,更没有去校方投诉甚至举报他,心里可能是嘀咕过一阵子,但最起码面儿上都坦然接受了这个局面。
过了不到俩月,模式就变成了只会给也给他敬烟的同学发烟。
再后来,模式进一步变成了只会给向他发档次基本相当的烟的同学发烟。
他从家里带来的烟是Kent、Marlboro、555之类的,都挺贵的;后来改成了Lucky Strike、Camel、金桥。
那会儿北京的校园里男生抽的国产烟售价都没有外烟高,红塔山、大重九、云烟、茶花、牡丹等,都是好烟。再往下有金健、中南海、都宝等北京本地的烟。档次更低一些的,还有春城、天坛之类的。总之但凡抽烟的男生,都知道这些烟的价格。
有一次我和南方同学聊天,谈到发烟的事儿,他说:“我一开始以为大家都抽这样的外烟,也以为我发烟给别人,他们也会发烟给我。现在知道了,第一不是所有人都会回敬,第二不是所有人都抽得起同样档次的外烟,第三是我供不起一直这么发烟。”
今天我突然想起这位同学和他的烟来,是因为我认为这就是「全面对等关税」的绝佳注脚。
那些曾经接受过南方同学外烟的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不再获得敬烟而有什么怨言,也没有骂他霸道,更没有去校方投诉甚至举报他,心里可能是嘀咕过一阵子,但最起码面儿上都坦然接受了这个局面。
沖繩戰時日軍也是這樣跟村民講,撤退時派手榴彈叫村民自殺已免被美軍捉去虐待,軍隊自己卻投降並活下來,每年還回去沖繩「慰靈」都惹來沖繩人抗議(當年派的手榴彈質素參差有一些爆不了,一些村民幸存下來指証他們)
汉江南岸防御战中一名38军被俘战士向联军审讯人员提到:
- 我们班除了我全死了。大部分被你们的炮火炸死,还有人自杀。
- 为何要自杀?
- 总归难逃一死。守在阵地上肯定会被炮火炸死,撤出阵地回去会被上级枪毙。
- 可以放下武器投降。
- 上级说美军抓到俘虏后一律枪毙……
- 我们班除了我全死了。大部分被你们的炮火炸死,还有人自杀。
- 为何要自杀?
- 总归难逃一死。守在阵地上肯定会被炮火炸死,撤出阵地回去会被上级枪毙。
- 可以放下武器投降。
- 上级说美军抓到俘虏后一律枪毙……
有一个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必想明白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真正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差距?
答案是——生产资料。
曾经在天涯论坛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帖子,用几句话就把“什么是生产资料”讲得通透:
“人啊,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想办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
买头驴,买个磨,让驴去拉磨,而你躺着收取稳定的收益。
年轻的时候可以像驴一样,拉一天磨赚一天钱,但如果辛苦多年积累的只是储蓄,而不是能持续创造收益的生产资料,那终究也只是个‘富驴’罢了。
一旦年老力衰,便会立刻陷入被动。”
关键是——这“磨”得选对。它未必非得高增长,但至少要能在未来十年八年持续稳定地产出。
如果储蓄不多,也不是没有出路。你可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录个课程、搭建一套体系,卖一个人是卖,卖一百个人也是卖——这,同样是生产资料。
运气够好,做一笔靠谱的股权投资,也未尝不可。
总之,就是不要像驴一样过“干一天吃一天”的生活。年轻时该节省就节省,把精力和积蓄投入到能带来复利的生产资料上。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驴”的烦恼。只有不做“驴”,这些烦恼才会大幅减少。
答案是——生产资料。
曾经在天涯论坛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帖子,用几句话就把“什么是生产资料”讲得通透:
“人啊,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想办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
买头驴,买个磨,让驴去拉磨,而你躺着收取稳定的收益。
年轻的时候可以像驴一样,拉一天磨赚一天钱,但如果辛苦多年积累的只是储蓄,而不是能持续创造收益的生产资料,那终究也只是个‘富驴’罢了。
一旦年老力衰,便会立刻陷入被动。”
关键是——这“磨”得选对。它未必非得高增长,但至少要能在未来十年八年持续稳定地产出。
如果储蓄不多,也不是没有出路。你可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录个课程、搭建一套体系,卖一个人是卖,卖一百个人也是卖——这,同样是生产资料。
运气够好,做一笔靠谱的股权投资,也未尝不可。
总之,就是不要像驴一样过“干一天吃一天”的生活。年轻时该节省就节省,把精力和积蓄投入到能带来复利的生产资料上。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驴”的烦恼。只有不做“驴”,这些烦恼才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