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南方来的同学,带了恨不得十几条外烟来报到,见谁都发烟,很快就和全年级男生都混得很熟。
过了不到俩月,模式就变成了只会给也给他敬烟的同学发烟。
再后来,模式进一步变成了只会给向他发档次基本相当的烟的同学发烟。
他从家里带来的烟是Kent、Marlboro、555之类的,都挺贵的;后来改成了Lucky Strike、Camel、金桥。
那会儿北京的校园里男生抽的国产烟售价都没有外烟高,红塔山、大重九、云烟、茶花、牡丹等,都是好烟。再往下有金健、中南海、都宝等北京本地的烟。档次更低一些的,还有春城、天坛之类的。总之但凡抽烟的男生,都知道这些烟的价格。
有一次我和南方同学聊天,谈到发烟的事儿,他说:“我一开始以为大家都抽这样的外烟,也以为我发烟给别人,他们也会发烟给我。现在知道了,第一不是所有人都会回敬,第二不是所有人都抽得起同样档次的外烟,第三是我供不起一直这么发烟。”
今天我突然想起这位同学和他的烟来,是因为我认为这就是「全面对等关税」的绝佳注脚。
那些曾经接受过南方同学外烟的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不再获得敬烟而有什么怨言,也没有骂他霸道,更没有去校方投诉甚至举报他,心里可能是嘀咕过一阵子,但最起码面儿上都坦然接受了这个局面。
过了不到俩月,模式就变成了只会给也给他敬烟的同学发烟。
再后来,模式进一步变成了只会给向他发档次基本相当的烟的同学发烟。
他从家里带来的烟是Kent、Marlboro、555之类的,都挺贵的;后来改成了Lucky Strike、Camel、金桥。
那会儿北京的校园里男生抽的国产烟售价都没有外烟高,红塔山、大重九、云烟、茶花、牡丹等,都是好烟。再往下有金健、中南海、都宝等北京本地的烟。档次更低一些的,还有春城、天坛之类的。总之但凡抽烟的男生,都知道这些烟的价格。
有一次我和南方同学聊天,谈到发烟的事儿,他说:“我一开始以为大家都抽这样的外烟,也以为我发烟给别人,他们也会发烟给我。现在知道了,第一不是所有人都会回敬,第二不是所有人都抽得起同样档次的外烟,第三是我供不起一直这么发烟。”
今天我突然想起这位同学和他的烟来,是因为我认为这就是「全面对等关税」的绝佳注脚。
那些曾经接受过南方同学外烟的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不再获得敬烟而有什么怨言,也没有骂他霸道,更没有去校方投诉甚至举报他,心里可能是嘀咕过一阵子,但最起码面儿上都坦然接受了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