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那些针对皇权巩固的社会服从性测试:

"指鹿为马"(赵高):秦二世时,赵高故意称鹿为马,试探群臣是否服从他的话。敢反驳的官员后来都被清算,这是典型的政治服从性测试。

朱元璋杀功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屡次以宴会、测谎等方式试探开国功臣是否忠诚,最终大量诛杀功臣,如胡惟庸案、蓝玉案等。

雍正试探官员忠诚:雍正帝通过密折制度,让大臣直接向他汇报,同时派人暗中监视,以此测试官员是否真正效忠。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传统儒家伦理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服从性测试,要求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长辈、君主、夫君。

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不仅测试知识,也测试对儒家思想、封建秩序的忠诚,必须按照标准答案作答,否则即便才华出众也无法入仕。

守节烈女制度:在封建社会,寡妇守节、女子不能改嫁,是对女性服从性的测试,很多地方甚至会建“贞节牌坊”以强化这一观念。

廷杖制度:明清时期,皇帝可以随时对官员施以廷杖,官员必须顺从,不许反抗,否则可能加重惩罚。

跪拜文化:官员见皇帝、子女见父母、妻子见丈夫都要跪拜,实际上是强制性服从的仪式化表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