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志愿军归国遗骸中有枚私人印章,主人陈曾吉,工作人员按图索骥找到烈士亲属。央视专门制作英雄回家的视频来宣传,是好事儿,应鼓励。但总觉不对劲儿。

央视说1950年牺牲在朝鲜,生前部队不详。其它报道透露,其五叔陈风万战后回国,称同一部队并亲手掩埋。那咋个生前部队不详?怕是有难言之隐😂

按说,他五叔活着回国了,怎么着也得把服役的部队搞清楚。看来是央视不便透露,其它宣传文章也都不想说或不知道,那咱就更好奇了。

初看陈曾吉戎装照片时有点疑惑,这是入朝初期拍的?有点像13兵团四个军初入朝时换装人民军服装的感觉。然后又看到其五叔的照片,一下子啊哈了,这不妥妥的朝鲜人民军军服吗。

然后又看到一篇宣传文章,7月1日是党的生日,也是陈曾吉牺牲的日子。

这就明白了,喉舌们的难言之隐是:陈曾吉烈士是东北延吉朝鲜族人,在东北参加了解放军,尔后被中共打包送给了小金,变成了朝鲜人民军,然后在1950年7月1日阵亡。

宣传喉舌们讲的东西不全是假的,但它不告诉你全部真相。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有时候你随意的去可怜别人,真不如可怜可怜自己。心地软弱的人,通常无福气,千万记住,心软是病,情深致命。太多人因为可怜他人呢,最后自己也变得可怜。心软,看似豁达,实则愚钝,看似善良,实则软弱。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涉足他人的因果,只要不涉及到你的利益,就不要反驳他人所说的话,不要进行说教或争辩,因为聪明的人无需教诲,蠢人无法教导,倔强的人呢,也不会听从你同情谁,就会在谁的潜意识中背负他的命运,甚至好心办坏事儿,惹来一身骚。尊重他人的命运,放下助人情节,首先做好自己,才是最正确的。
对他人的客气客套虚伪社交礼貌,得体回复不是反向邀请,而是也答应邀请、不给具体时间——好啊,等什么时候有空一定去,感激您的盛情邀请。
如果对方追着问你那具体什么时候,你可以开脱:
现在暂时不清楚,得上班/上学/住院,等有空了一定告诉您。
至于告诉不告诉,这就是你的自由。
人生就是专注和平衡。假如你专注而失去平衡,你会跌倒。假如你平衡而失去专注,你会凋零。

——小野洋子
艺术为什么美丽?因为艺术无用。生活为什么丑陋?因为生活充满了目的、目标和意愿。所有的路都是从一个点通往另一个点。

——费尔南多·佩索阿《不安之书》
男女关系上,如果你没原则,别人和你相处就会很难受。
别人不试探你,会觉得如果有便宜不占很吃亏。但老是试探你,有时候又觉得相处很麻烦。
买一件衣服,它一会一个价格,你如果没买到最低价就会犯恶心。但如果它一直就是明确一个价,即使这个价格很高,自己也会踏实。因为就剩下买或不买两个选择。
别把人际关系想的那么复杂,就记住四个字:赏罚分明。惩罚那些伤害你的人,无论以什么方式,最终的呈现效果一定是要让他们得到惩罚。奖励那些对你好的人,可以是物质形式也可以是提供情绪价值。总而言之,你只要做到奖罚分明,你就会过得轻松自在,那些纠结拧巴,被烂人烂事包围的人,就是因为赏罚不明。如果伤害你没有代价,那伤害你的人将成群结队,如果对你好没有回应,那在乎你的人将寥寥无几。
独来独往的人可以深交,但是这种人一般不交朋友。独来独往的人,要么就是带着狼的野性,要么就是他见识过人性的丑陋,经历了信任的崩溃,独自熬过了绝望的黑暗时刻。这种人看似孤独,其实内心非常强大,他早就看透了人情世故,他不喜欢,他绝对不会去讨好。
瑞·达利欧《原则》:
你可以决定追求任何目标,但必须了解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动力是什么?什么事情对你来说很无聊?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人格评估和他人的反馈可以帮助你看清自己, 但你也可以不断尝试,总结经验,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钱的重要性是递减的。
第一个十万比第一个一百万重要,第一个一百万比第一个一千万重要。
有了十万基本有饭吃,这个最重要。有了一百万生活质量不可能是原来十倍,可能比原来宽裕点,旅游多些。有一千万,只是各方面更宽裕些。
这是巴菲特说的,不要拿自己需要的钱去赌不需要的钱。
别傻了,真帮你的人早就伸手了,不会跟你扯什么等你准备好。想榨干你的人,才笑里藏刀、装高人。你还在等回头,其实人家早就算好了你能撑几天。别被骗了,真心和套路,眼神一对就懂。能救你的,从不讲条件。
真想帮你的,没有废话。真想害你的,默不作声。真想救你的,不做交换。真想用你的,不会画饼。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纸上,也不在于他人,在于每一段经验,在于每一个觉得活着真好的瞬间。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尤瓦尔赫拉利说,现在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垃圾。

一百年前,能生产和传播信息的人基本是非常优秀的人,比如写书的人有学问且深思熟虑。

现在几乎是个人就可以生产大量信息。造谣、搬弄是非、愤世嫉俗、偏执、夸夸其谈、谎话连篇、自以为是……
垃圾信息就和垃圾食品一样,会让人智商下降精神恍惚。
你去近距离观察那些原地不动的人,就会发现:
他们的体内绝对是有两股相反的力量在对抗,他们不仅不轻松,而且还非常非常的累。
朋友们好!我戒烟了。
从这个月的5号早晨8点开始的到今天29号了快一个月了。
硬戒的,计划想买美国的那个戒烟药的没买。
刚开始的3到4天最难受,半夜起来找烟,没点着的烟闻了好长时间。现在好多了,不那么难受了。
说是戒烟以后体重会增加,我现在还是正常体重,没有增加,刚才量了72公斤。这几天每天2顿饭,在外面吃一顿,在家里吃一顿全麦面包抹奶酪黄油,牛奶,煮鸡蛋土豆,少油少盐的凉拌菜。
因为喝过酒人会不清醒,担心再抽上,我把白酒也戒了。最近只是偶尔喝点少量的啤酒。
戒烟以后我理解了即使在大街上抽烟也是很讨厌的,我以前最喜欢的绿皮车因为都是烟味也变得很可怕。
掌控生活的基础,要坚持不熬夜,按时起床。
起床后和睡前,要记住噪音网络噪音信息,这个重要性。千万不要高估自己地处理能力,否则可能导致信息过载、情绪波动、焦点被切割无法集中等问题
每天坚持遵守这些养成的好习惯。
中共元老薄一波回忆道:“那时我母亲也同我一起到了延安,我把她安置在深沟的一个窑洞居住。有一天我去看她时,她说:‘这里不好住,每天晚上鬼哭狼嚎,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于是向深沟里走去,一查看,至少有六七个窑洞,关着约上百人,有许多人神经失常。问他们为什么?有的大笑,有的哭泣……最后, 看管人才无可奈何地告我:‘他们都是“抢救”的知识分子,是来延安学习而遭到“抢救”的!’”(当时把逼人承认是特务叫作“抢救”他们。)

死去的有上千人。自杀往往是唯一的解脱。有的跳城墙,有的跳井,有的把妻子孩子杀死然后自杀。自杀几次才终于死去的为数不少,一个物理教师先吞火柴头未死,再悬梁自尽。自杀未遂的人受到的无情待遇,从三五九旅政工干部王恩茂的日记中可见一斑:“要一个同志来谈话,因他坦白后大翻供,吃了一把碎玻璃,实行自杀,督促他写检讨材料。”

自杀也是抗议的最激烈形式。一个受害者跳崖死去以后,他的同志们把尸体埋在审判官的窑洞对面,含义很清楚:让死者的魂灵天天纠缠你们!

据中共负责青年工作的蒋南翔在一九四五年三月给中央的信,“此次抢救运动,是在知识分子党员心理上投下了一道浓厚的阴影,是相当沉重地打击了党内相当广大的
新知识分子党员的革命热情……很多人都明显或不明显地流露出一种灰暗的心情,革命的锐气、青年的进取心,大大降落了。甚至有少数同志消沉失望,到了丧失信心的程度。”

但是毛泽东毫不发愁,这些人会继续为他服务,不管他们多么痛苦。他们已经陷在中共组织的这张网里出不去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只好依靠信念过下去,为了过下去,信念反而更加强烈。毛很精明地利用他们的理想主义,说他们经历的一切冤屈都是为了救国大业所必受的考验,是崇高的、洗涤灵魂的牺牲。“为人民服务”就要有牺牲,毛说。以后人人皆知的这句话就是在此时被大加张扬的。

毛要把受害者们送上前线打蒋介石了。为了缓解他们的怨气、怒气,他在一九四五年春天作了几次公开道歉。在大会上,他或是摘下帽子鞠躬,或是举手敬礼。但他的道歉总是措辞巧妙,好像是在替人受过:“我代表中央道歉”,“整个延安犯了许多错误”。一场整得人死去活来的灾难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次延安审干,本来是让你们洗个澡,结果灰锰氧放多了,把你们娇嫩的皮肤烫伤了。”“黑夜里的白刀战,误伤了自己的同志。”“好多人摔了一跤,希望爬起来,把身上灰拍拍干净,继续工作。”毛还以老子自居,说:“老子打了儿子,就不要记仇了。”

毛说这些话时,听众常常流着眼泪,无可奈何的眼泪,一口气终于松下来了的眼泪。他们中的大多数继续为共产党战斗,为这个残酷地冤屈他们的制度战斗。他们帮着把毛送进紫禁城后,又整体地成为毛用来控制压制中国人民的机器。毛创造这架机器不是靠感召,不是靠磁力,归根结底靠的是恐怖。所谓“延安整风”,更恰当的名称应当是“延安恐怖”。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