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起来温和的人,接触起来会有距离感?因为越是温柔的人,偏偏越难驯服,越是气场平和、心性温柔的人,越不爱和别人太密切的交往,生怕哪里辜负了对方的期待,同时也绝少期待他人,于是在一般人的眼里就变成了冷漠自私的人。可惜的是,越温柔的人偏偏越难驯服,他们的善良是不着痕迹的,他们宁愿一个人静静的待着,也不愿被世俗的喧嚣所打扰。记得百年孤独里有一段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越是不顺的时候,越是要沉往气。艰难的路,不是谁都有资格走。尤其是要成大功,立大业的人,老天对你的考验一次比一次严格。所以不要怕,挺住,这是你正在走上坡路,人只有抗的住涅槃之痛,才能配的上重生之美。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经历怎样的人生。比如说,当你面对挑战的时候,即使身边的人都相信你能行,但是你总是说我自己不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如你所料的,你是一定会失败的。那个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你真的不行,而是因为你有一套非常消极的自我预言。当你去预言自己会失败的时候,你就又会去留意那些对你不利的信息,你的情绪就会变得特别的躁动,特别的焦虑,特别不安,你的行动也会开始变得消极被动,最终你用你自己去说服了你的预言。相反,当你能够做出积极的预言的时候,你就会去寻找符合期望的正面信息,这些正面信息又会诱发你去找到更多的正面信息,让你充满自信,让你觉得这个事儿一定能够干成,你在行为上就会变得更加的积极、息极。大大提升你成功的概率。而这个世界上能够成事儿的人,自始至终都不会让脑袋里面存在任何一个消极的词汇和表达,他们的语言系统里面充满的都是对自己的绝对相信,所以说他们的人生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顺其自然的发生正向的转变。所以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它就是一种心毛。我们每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说话的时候,你就几乎决定着你这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是什么样子的,也决定着你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能量状态是高还是低的,并且最终决定着你这个人的行动力、执行力和决策力的精准性。当我们在大脑里面不断的给自己去充分的自我肯定的时候,你的身体和你的大脑就会释放相应的一些积极的激素,你就可以利用他们去想象自己的最好的那个版本。
有一句话是,世界只是我打磨自己的工具,这是多么强大的主体意识。就像王阳明心学日课里边有一句话叫做:我不看花,是花与我同心寂,你以为你是在和世界周旋,其实是和自己的情绪周旋,有的时候还是庆幸自己是人类,就比如说是花儿,我比花自由,我能跑能跳,也能改变很多东西。既然人人都有良知,那么人人就都有属于自己的事情,我们生来什么都没有,所以一切都是锦上添花。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请你务必千万次不厌其烦的拯救自己。
什么才是真正内心强大的父母?第一,当孩子指责你时,你看到的不是攻击,而是他内心深处的委屈。第二,当孩子讨好你时,你懂得不是讨巧,而是他渴望被认可的眼神。第三,当孩子对你冷漠时,你察觉的不是叛逆,而是他内心缺失的安全感。第四,当孩子爱顶嘴时,你明白的不是对抗,而是他想被肯定的心声。例如当孩子撒谎时,你看到的不是欺骗,而是他害怕被惩罚的。第六,当孩子拖拖拉拉时,你体会的不是劳动,而是他内心的挫败,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家长,不会只会愤怒和指责,而是学会用耐心和理解去温柔的治愈孩子的心灵创伤。
昨天发的“南昌锜振东案”就只是筒单说一下,没说那么详细,所以我删了,重新详细说一下。

男女双方都是江西南昌某大学学生,男方的家庭比较贫困,因此闲暇之余勤工俭学的在学校兼职修理手机,男方因为帮女方修好了手机,双方就此开始相识,之后双方关系越来越密切和暖味,在微信互发比较暧昧的信息,并且以“宝”称呼。

5月7日,女方的手机又损坏了,男方无偿修好,随后女方去男方的宿舍拿手机,并在男方的宿舍里,双方发生了关系。

一天之后,女方再和男方见面,要求建立男女朋友关系,被男方拒绝,然后女方就将此事告知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建议其报警,于是女方选择报警。

再过一天,也就是5月9日,警方找到男方做笔录,男方并没有第一时间被拘留,而是仅仅被监视居住。

此后女方表示自己有跳楼倾向,并且声称生活不能自理,6月份,女方拿出抑郁症的证明。

到了8月27日,警方正式刑事拘留男方,10天后被批准逮捕。

在庭审的过程中,男方拿出双方的聊天记录,聊天记录里双方聊天大胆露骨,互相试探挑逗,并且女方还给男方发过穿蕾丝的大尺度自拍,显示双方处于暖味关系中。

而女方则表示这些暧昧的词语并不能代表自己同意发生性关系。

男方表示在发生性关系的整个过程中,女方既没反抗也没呼救,男方所住的宿舍是隔音很差的学校公寓,如果男方真的强奸了,女方呼救,隔壁宿舍肯能听到,但是隔壁的邻居表示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而女方表示没有呼救,是因为自己当时过于恐惧。

男方又拿出了自己拍的全程视频证据和学校的监控录像,在发生性关系之后,两人共同离开,女方与男方相处平和,甚至有女方靠在走廊等待男方出门的画面,男方律师还调取了次日的街道监控录像,发生性关系的次日,女方再次来到男方宿舍,等男方洗完澡,还找男方要了一瓶啤酒,酒后与男方共同走路还互相牵手去散步,但女方表示自己此时有严重的抑郁症,所以上述行为并不能代表已经同意发生关系。

男方的姐姐为了反驳这点,跑到给女方做抑郁认定的医院,靠撒谎以及填写了一份问卷调查后,获得了一份重度抑郁的病历。

于是本案中最大的争议点来了,出于情趣,男方在和女方发生性关系时进行了录音,这份录音长达21分钟。

这段录音记录了二人发生性关系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女性的表现非常强势,女方甚至还说了“你不行的话就给我起来”,并且在男方说“太累了,我困了,想睡觉,等我休息一晚上”后强行将姿势调整为女上位,然后男方询问“你累不累”,而女方则是戏谑的以“你要是累就打死你”,为理由要求男方继续满足她的性需求。

即使有录音和全程视频证据,有聊天记录证明两人关系暧昧,证明全程无强迫性质及女方主动,甚至还包括了女上位这一类完全不可能是强奸的姿态,但都没用。

法院认定是强奸,男方一审被判六年,二审判三缓三。

某些人不是经常说“可以一边发生性关系一边录音录视频自证清白”吗?本案彻底击穿这个幻想,事实证明无论是同意书还是录音录视频都没用,只要对方一口咬死你强奸了,基本就没辙。
我认识一个自以为长得漂亮感觉男人为她们买单就是自己有魅力,还可以拿出来显摆的那种女士。

她持这种理念似乎一直畅通无阻。嫁了个家庭背景好的男人换了份好工作,又凭与多位男性领导玩暧昧爬到一个较高职位……

她为此而傲娇,并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估计你遇到的就是这类人😀
“Manner悪い”?

日本人批评中国人,排在第一的永远是:マナー悪い。这句话似乎怎么翻译都不太准确,词不达意。翻译成“没有礼貌?”,很多国人会说,我很有礼貌啊。翻译成“不遵守规则”?也不对,咱也没违反什么规则啊。还是用具体事例来说吧。

前几天,一位身家数亿的熟女,才来日本不久,让我给她订附近的一个高档酒店。我和她并不熟,只是在一个饭局上遇到过。给不熟的女士订酒店,这种事很容易说不清楚。首先,订完了,你万一取消了,差不多8万日元一晚的房费谁出?其次,我去开房,一个年轻女士去住,这事儿不好解释。于是直接拒绝了。

接下来,女士约我到车站接她,载她去酒店。出于礼貌,举手之劳,当然可以。几个小时后,女士改主意了,让我去十几公里外的另一个地方接她。我说可以。

又过了会儿,她说她到了,让我去接她,地点又改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我忍着不快,还是去接了她。

(日本的国民性决定,不到万一,绝不麻烦别人。甚至到万一了,也不麻烦人。而我们中国人请求别人帮助,开口一般容易得多。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相互帮助很正常。日本这种万事不求人的现象不好,真有事了,寻求帮助是应该的。但是随意向别人张口就有问题了。)

第二天午餐,在她酒店一楼的餐厅。到了之后,发现她没订位。向服务生表示歉意,请他给安排了座位。

(在日本需要订位的高档餐厅,不要轻易不订位就登门。有人说,不订位咋了?我过去看看,能给安排座位就安排,不能安排,我离开不就完了?理是这个理。高档餐厅,日本人很少不订位直接走上门的,为的就是避免“迷惑”,即给人添麻烦。一般认为直接登门是不得体的。哪怕你已经在餐厅门口了,最好还是打电话问,而不是直接登门问。这一点,和国内完全不同。国内任何一家高档餐厅,你直接登门似乎都是无可厚非的。)

我到了,她却没下楼。我傻坐在酒店的沙发上等她,有点不耐烦,打电话给她,电话占线,只能继续等。等了十几分钟,给她发了个信息:你两分钟之内不下来,我就离开。我心想,我和你根本不熟,我也没兴趣和你一起吃饭。来吃饭完全是抹不开面子。真心没理由惯着你。

不到两分钟,她下来了。我忍着不高兴,说了一句你很忙啊。她说,没办法,工作重要。我接了一句,是啊,工作重要,因为你的工作,就可以让我等。她没作声,估计心里会不会在想,这人咋这么小气,就等会儿咋了?😀

服务生看人来了,就把我们往餐厅里引。刚进了餐厅,就在门口的地方,她停下了,指着窗边的桌子问服务生,我们可以坐这里吗?那个桌子上已经做好了三个人的摆盘。服务员说,这里已经有人了。她没听懂,说自己想坐窗口座位。服务生再说一遍,有人预订了。她说,那如果预定的人取消了,能不能把我们换过来?她英语一般,服务生勉强听懂了。

她个子高,我个子也高。两个很显眼的高个子外国人就那么挡在餐厅入口,要求换座位。我脸上挂不住,没陪她在那里纠结,直接走向我们的桌子。

午餐开始,她说话的声音不算大,但也比周围的人高了不少,我不得不提醒她小点儿声。过了一会儿,她点的酒没了,就喊离得很近、正在服务隔壁桌的服务生。

连续大声喊了两遍,服务生没理她。我真有点儿无地自容。过了一会儿,我喊了服务生。服务生过来给她加了酒。

我问她,你喊了服务生,我也喊了,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吗?她一脸蒙圈,问哪里不同。我说,你也看见了,服务生刚刚正在和隔壁桌的客人说话,是在点菜。他正在说话的途中,你喊他,你认为他会怎么样?他会撇下那桌的客人先来照顾你吗?

那么就只能有两个可能,要么回你一句“稍等一下”,要么装着没听见。我们离他这么近,不到2米,你那么大声喊他,别的客人都听见了,服务生不可能没听见。他就是不想搭理你。

她开始抱怨这家餐厅的服务真差,然后说在餐厅喊服务生不是很正常吗?需要像我这样小心翼翼吗?说我已经被日本同化,完全是日本人的思维了。

我说这些在任何一个文明程度高一点的地方都适用。我们很多人在国内我行我素、直来直去惯了,已经不会约束自己的性格了。不会先观察周边的细节,然后再行动。简单地说,就是活得粗糙不精致。

饭吃完了,该上甜点了,她发现刚刚要的那个窗口位置客人走了,空出来了,就喊服务员,要求换过去。我面子上真有些挂不住。咋就这么不怕麻烦别人呢。等人家收拾完桌子,重新摆台,你这边的甜点可能早已吃完了。服务生只能把做好的甜点先放一边,等那个桌子收拾好了再上。问题是,甜点里有冰淇淋。

这次的服务生是个女孩。她考虑了一下,答应了。收拾好了桌子,把我们让了过去。

她服务我们的时候,脸上已经没了微笑。我觉得不能就这样算了,开始与服务生搭话,几句话把她逗笑了,然后说给她添麻烦了。服务生笑着说,没什么。

饭吃完,我急于开溜。她看留不住我,就让我先走,她一个人在这里再呆一会儿。她把这里当成咖啡厅星巴克了。

回头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她没做错什么,似乎一切都很正常。但是,“Manner悪い”这顶帽子已经在她头上了。

我喊结账,她都懒得说一句我来吧。以我的脾气,也不可能让女士付帐的,客气一下至少让人觉得舒服些。但对于不少国内女士来说,似乎女人和男士吃饭,男士付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不用客气。

(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差异巨大。日本女孩首先不会轻易和不熟的男士吃饭。如果吃饭了,一般会坚持付一半的钱。如果女方坦然接受你付账,那么,男士,恭喜你,你可能桃花运来了。在这一点上,中国很多女士似乎不太讲武德。😀

我觉得,无论在哪里,还是应该小心行事,修养先行,个性靠后。尽量不要招别人讨厌。大家都是普通人,只要你表现出修养,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到哪里都大大咧咧地以自我为中心,就会让人厌烦,就是マナー悪い。

Manner悪い说的其实就是素质差,没修养。
一定要远离扣扣搜搜的人,扣不等于节俭,节俭的人是对自己克制,不铺张浪费。扣的人则内心扭曲,总是想着占别人便宜,内心里全是算计,为了一丁点儿利益就能绞尽脑汁的去想各种鬼点子,跟他们在一起最大的损失并不是被他们算计走的那点利益,而是会被影响气场,偷走能量。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教成是一个正直善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可是当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进入这个社会以后,才突然幡然醒悟,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适合这样的人生存。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中存在的或好或坏的暗示总是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社交网络、信息环境对个人影响大,是它们在持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你靠近什么样的人,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持续消耗自己的不良关系要果断切割。一个原则:靠近我的,必须助益于我。
服从性测试:比PUA更隐秘的操控手法。别人已经对你完成了心理试探,你还毫无察觉。「服从性测试」是在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中常见的试探手段,对方会做一件让你不太舒服的小事,以此来试探你的顺从程度和情绪反应,探明你是否是个不自信、易动摇、没主见、爱自责的人,如果你没有及时反击就会不断加码升级突破底线,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对方的猎物,等反应过来时或许已遍体鳞伤。服从性测试的本质是试探底线,拿捏底线,从而获得高位。不解释,不配合,不自我怀疑,坚守自己的边界和底线,让服从性测试不攻自破。
很多人低估了自己人生的容错性,只要人生不要沾上黄赌毒等上瘾性的事物,人生都是可以很容易地不断重生和升级的。

把任何人生中遇到的失败或者挫折当成一次反馈信息(feedback),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以及一次重要的排错(知道什么是错的,不适合自己的)。
什么是人脉圈,就是你强大了,你就是人脉圈。

自己不强,混这圈子、那个圈子都是扯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的人总在谈淡泊名利。

你都没有过名利,何谈淡泊?  虚荣到极致就会回归,若是没有虚荣过,内心依旧是空白的。看似平静,其实一点就着火,还是邪火。
陌生人冒犯你,该让一步就让。
熟人如果欺负你,必须当场翻脸。

前者是因为你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人,而且也可能是无意的。
后者是因为,熟人往往了解你的软肋,有了第一次必然有第二次。
改变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东西上,而非与过去抗衡。
——苏格拉底
为什么有的人会特别容易紧张,就是因为他在做事情的时候,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说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是自己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而是在想别人会怎么看自己。比如时有人在台上演讲的时候,他的心里不是讲的说我这段话有没有讲明白,或者说这个内容是不是我真正想要分享的,而是想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很紧张啊,大家会不会觉得我的水平很差呀?再或者看到一件粉红色的衣服,第一反应不是说自己穿的开不开心,而是在想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是装嫩啊,这种就是典型的自我客体化。而真正爱自己的人,真正会爱自己的人,他们是懂得如何激发和恢复自己的主体性的。
一个人受的委屈越多,越容易肥胖,肥胖的人多半是讨好型性格的,一个人长得尖嘴猴腮啊,长得特别瘦,你不会觉得他会很懂得讨好别人,你特别会讨好别人,给别人情绪下的人,多半他是把自己的不舒服的情绪往自己心里压,那这些压力怎么办呢?他只有用食物来讨好自己,因为在食物面前,他完全可以主宰,可以吞噬,同时呢,脂肪又可以帮他抵御外面的攻击。所以肥胖的背后其实跟我们的人格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其实减肥根本不是跟自己的身体做斗争,减肥纯粹是跟自己的心灵相处,为什么?因为他开始有了自己,他才减肥成功,你没有了自己,你根本减肥不了,那你真的想要减肥,你真正要减的不是你身体的肥胖,而是照顾你心灵的创伤。当你有一天你有了自我,你有了自己,你的身体会自动瘦下来。
一个人要拥有不结婚的能力,才能具备结婚的能力。独立成熟的人,才能更好的去和另一个人依赖。

——马戈·沃德尔《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如果我可以给年轻的自己一些意见,那将是:
不要把爱与焦虑混为一谈,不要把危险与浪漫的刺激混为一谈。伴随着真爱而来的和谐与宁静,弥足珍贵。
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明白这一点。

——娜塔莎·伦恩《爱的对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