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是什么?如今社会的人情世故,就是弱者对强者的一种跪舔,他们把一种拍马屁和阿谀奉承当做了一种高情商,然后把笼络人心和拉帮结派就当做能力,甚至还把它当成一种炫耀和教育他人的一个资本,更可怕的是,这种文化就还被人顶礼膜拜,还被人歌颂,太可悲了。而真正的人情世故是:是处世之道,让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理解,互相尊重,体谅对方,换位思考,言语温暖。
开源协议五大派系生存指南(人间真实版)

1. MIT协议 —— 佛系房东

"代码拿去随便改,卖钱不用分我,出事别找我
比如你租了间毛坯房:
可以装修成会所赚钱
可以拆了当仓库
但得在门口挂个'王大爷曾住此'的牌子

2. Apache 2.0 —— 带律师的圣诞老人

"代码白送你,还送你专利保护伞
但你要是敢告我侵权…伞就收走!"

就像收到礼物还附赠法律顾问:"这玩具随便玩,但要是你用它做坏事被雷劈,与我无关"

3. GPL协议 —— 传销式厨神
"我的秘方你可以随便用,但做出来的菜必须公开食谱!"

代码界的共产主义:
🍳 用我的锅 → 你的菜要分给大家吃
🔥 更狠的AGPL:闻到菜香就算用了锅!(云服务也逃不掉)

4. BSD协议 —— 傲娇邻居
"除草机借你可以,但别把我名字贴你车上!"

双条款版像强迫症:"用我代码必须在文档第3页第5行写感谢信"

5. LGPL —— 车行老板的套路

"发动机可以白嫖,但别拆我商标
要是魔改成飞行器…当我没说"

适合搞组装:
🚗 用我的引擎 → 随便造外壳
但要是直接改装引擎 → 请交出设计图!

终极选择口诀:
① 想闷声发财选 MIT
② 怕被告选 Apache
③ 想搞大新闻选 GPL
④ 要面子工程选 BSD
⑤ 造变形金刚选 LGPL

----
貌似看懂了,程序员朋友们,看AI给的比喻靠谱吗?
记住一个定律,你要是没背景,就往公平的地方走。只有越公平的地方,你的努力才能有所回报。别被什么补贴,什么恋家情怀,什么回馈家乡,给裹挟了。你就记住,别说回去农村,但凡回去镇里,县里,甚至经济落后的市里,没背景就别想着回去发展。过年过节回去可以,赚钱就去大城市,越大的城市,对于普通人来说越公平,别说大城市也有关系网,你在大城市就是茫茫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有关系的看不上你那三瓜两枣,但这三瓜两枣代表的就是你一生的努力。
痛苦,它是一种因抗拒而愈发深重的力量,它遵循的规律就是越抗拒越痛苦,你越接纳才会越轻松。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次向痛苦臣服的机会,第一次臣服的机会,就是向当下已经发生的现实去臣服。承认现实不能改变它已经发生了,当我们能够完完全全的臣服和接纳已经发生的一切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有消极的心态了,也不会再有心灵和精神上的痛苦了。

第二次就是向内心的痛苦情绪去征服。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外在已经发生的状况,那么就接受自己内心的状况。什么意思?如果 被骗十几万让你身陷痛苦,那么此时就不要再去抗拒这种痛苦的情绪和感受,而是允许他如实的呈现,向内心不断的翻滚的痛苦去沉浮,然后在不给他贴心理标签的情况下,去察觉这些痛苦的情绪,甚至欢迎他们慢慢的随着你对内心痛苦情绪的沉浮,痛苦便会渐渐消散,你的内心就会渐渐的宁静下来啊。

痛苦它是不可避免的,但折磨大可不必。当我们选择了沉浮,那痛苦可能依然还在,但是折磨它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就是臣服的力量。
其实,折磨你的不是任何人的绝情,而是你一直心存幻想的期待。很多时候,不是过不去生活的坎,而是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人都有执念,但是不执迷不悟,与其思念成疾,不如把深深的遗憾交给岁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你无法跨过去的坎,走着走着就填平了。可以回头看,但别回头走,因为逆行全责。
当时我所在的四川省第四监狱医院也奉命协助当地搞好这场据说有伟大政治意义的“计生运动”。我作为医院一名“就业医务人员”,目睹了当时的一切情景。可以说当时那个阵势,对待怀二胎及其以上的孕妇,就像捉拿罪犯一样的对待。与我50年代看见的“镇反”运动也区别不大了。光看这些大书特书在墙上壁头的标语 、口号就叫人一身泠汗,乃至汗不敢出:“谁敢违反计划生育就叫他倾家荡产”!这还算是“温柔”的。再看更吓死人的:“宁可血流成河,不准多生一个”,“宁增千座坟,不得多生一个人”,“宁要家破,不能国亡”!完全可以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

恕我不恭,那些被弄来强行“人工终止妊娠”(听,这词儿多科学文明,但“愚昧无知”的农民却不能理解我们这些文明人的行为,说我们医院里在“杀娃娃”)的农村妇女,特别是已要临产的,一个个哭哭啼啼,面目凄惨,如上刑场一般令人不忍一睹。特别是当她们看见被堕下的死婴是男孩,更是呼天叫地,痛不欲生。这不是什么封建思想,“无后为大”,而是农家必须要有个男子汉劳动力。我亲见一个农妇,冲着那些干部,连哭带骂地说“我的儿女要像你们一样可以坐办公室,那生儿,生女都球不疼”(“球不疼”是四川方言,意即没关系,不要紧)。话虽粗,却是农民心中深沉之痛。

我的朋友,也是在劳改队中教我学医的老师车玉生先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骨科专家,57年打成右派,反革命。也是当时四川省第四监狱医院顶尖的技术骨干。当然这次也少不了要他来唱主角。他是极不愿干,私下对我说“我一辈子当医生都是救人的命,这回倒好,叫我来杀人”。其实这“杀人”技术上并不复杂。初级卫生人员也能学得会。当孕妇卧于床上,通过听胎心音确定胎儿在子宫内体位后,左手卡住胎头,右手把装有“雷佛奴尔”药液的注射器用长针头由腹壁剌入子宫,当你在进针中,手上产生“落空”的感觉时,针头就已剌入胎儿的颅腔,立即注入药液,孩子几秒锺就死了。

那天来了个马上就要临产的孕妇,又哭又骂也没用,正当她被按到在手术床上,车玉生正要对她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术时,孕妇大叫“医生,作好事救我儿一命,我一辈子也记得你呀”!我在旁当助手,看见车医生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这时那些“计生干部”便大声叫道“车玉生,不要理她”!我见车突然一下子好像横下了一条心似的,就把针剌入产妇腹内,在产妇惨叫声中,车玉生把药液很快就注射完了,他一抽针,我连忙用纱布把术口盖上。这时车玉生把注射器一放连手套都忘了取下,转身便走,边走边骂道“闹,闹,你再闹也要作手术”。我当时心里也纳闷,“今天车老师干吗这么大的气”?

很快,孩子就娩出了。那些打了针的一生出,就是具小尸体,可这孩子“哇”一声就哭了,是活的!果然是男孩。产妇的丈夫,婆婆,还有个像是嫂子吧,闻孩子哭声像疯了似的,一齐冲上来抱孩子。我连忙大叫“慢,胎盘,脐带还没处理好“!这时计生干部过来说“老乡,我给你孩子打针破伤风预防针”。我一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可我不敢说话,只好对那农民眨两下眼睛,而贫下中农偏要相信“阶级敌人”的暗示,他们抱起孩子就跑,说“鬼伤风我都不打”。

十年前,有人指着一个小伙子对我说“这就是二十年前你们救的那个孩子”!他今年该三十岁了,和我儿子同年。

我后来私下悄悄问车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车叹口气说“我看着孩子母亲那么惨,实在下不了手。我姓车的这手上几十年的功夫,针头在哪个位置,还能不知,所以药液全都打在胎包'羊水'里,孩子当然不会死”。我说“哪你发气骂人干嘛”?他骂我“你笨蛋,我不做出一幅要坚决执行的样子,将来如何推说是技术失误”?我伸起大指姆,用电影上“皇军”的口气说“你的大大狡猾狡滑的”。

果然,后来公社计生办的人就说车玉生是“阶级敌人破坏计划生育”。那正是华国锋“抓纲治国”时期,这罪名可杀头的。可监狱方面不想理这事,一则他们对车玉生技术很看重,因为监狱远离大城市,当时交通很不便,谁家敢说不遇突发重病?有个高水平的好医生心里踏实得多。二则他们自己的老婆也要强行安环,结扎,对此一肚子气,只是不敢说出口。所以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说“这技术操作哪个有百分之百把握?你们公社医生那么能干,你们以后自己搞嘛”。当时我们这医院技术上在附近方圆百里是首屈一指,那些公社干部和家属得了大病都只有来找我们,所以他们也不愿太得罪人,最后便不了了之。

---我亲历的计划生育运动
作者: 严家伟
当时我所在的四川省第四监狱医院也奉命协助当地搞好这场据说有伟大政治意义的“计生运动”。我作为医院一名“就业医务人员”,目睹了当时的一切情景。可以说当时那个阵势,对待怀二胎及其以上的孕妇,就像捉拿罪犯一样的对待。与我50年代看见的“镇反”运动也区别不大了。光看这些大书特书在墙上壁头的标语 、口号就叫人一身泠汗,乃至汗不敢出:“谁敢违反计划生育就叫他倾家荡产”!这还算是“温柔”的。再看更吓死人的:“宁可血流成河,不准多生一个”,“宁增千座坟,不得多生一个人”,“宁要家破,不能国亡”!完全可以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

恕我不恭,那些被弄来强行“人工终止妊娠”(听,这词儿多科学文明,但“愚昧无知”的农民却不能理解我们这些文明人的行为,说我们医院里在“杀娃娃”)的农村妇女,特别是已要临产的,一个个哭哭啼啼,面目凄惨,如上刑场一般令人不忍一睹。特别是当她们看见被堕下的死婴是男孩,更是呼天叫地,痛不欲生。这不是什么封建思想,“无后为大”,而是农家必须要有个男子汉劳动力。我亲见一个农妇,冲着那些干部,连哭带骂地说“我的儿女要像你们一样可以坐办公室,那生儿,生女都球不疼”(“球不疼”是四川方言,意即没关系,不要紧)。话虽粗,却是农民心中深沉之痛。

我的朋友,也是在劳改队中教我学医的老师车玉生先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骨科专家,57年打成右派,反革命。也是当时四川省第四监狱医院顶尖的技术骨干。当然这次也少不了要他来唱主角。他是极不愿干,私下对我说“我一辈子当医生都是救人的命,这回倒好,叫我来杀人”。其实这“杀人”技术上并不复杂。初级卫生人员也能学得会。当孕妇卧于床上,通过听胎心音确定胎儿在子宫内体位后,左手卡住胎头,右手把装有“雷佛奴尔”药液的注射器用长针头由腹壁剌入子宫,当你在进针中,手上产生“落空”的感觉时,针头就已剌入胎儿的颅腔,立即注入药液,孩子几秒锺就死了。

那天来了个马上就要临产的孕妇,又哭又骂也没用,正当她被按到在手术床上,车玉生正要对她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术时,孕妇大叫“医生,作好事救我儿一命,我一辈子也记得你呀”!我在旁当助手,看见车医生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这时那些“计生干部”便大声叫道“车玉生,不要理她”!我见车突然一下子好像横下了一条心似的,就把针剌入产妇腹内,在产妇惨叫声中,车玉生把药液很快就注射完了,他一抽针,我连忙用纱布把术口盖上。这时车玉生把注射器一放连手套都忘了取下,转身便走,边走边骂道“闹,闹,你再闹也要作手术”。我当时心里也纳闷,“今天车老师干吗这么大的气”?

很快,孩子就娩出了。那些打了针的一生出,就是具小尸体,可这孩子“哇”一声就哭了,是活的!果然是男孩。产妇的丈夫,婆婆,还有个像是嫂子吧,闻孩子哭声像疯了似的,一齐冲上来抱孩子。我连忙大叫“慢,胎盘,脐带还没处理好“!这时计生干部过来说“老乡,我给你孩子打针破伤风预防针”。我一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可我不敢说话,只好对那农民眨两下眼睛,而贫下中农偏要相信“阶级敌人”的暗示,他们抱起孩子就跑,说“鬼伤风我都不打”。

十年前,有人指着一个小伙子对我说“这就是二十年前你们救的那个孩子”!他今年该三十岁了,和我儿子同年。

我后来私下悄悄问车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车叹口气说“我看着孩子母亲那么惨,实在下不了手。我姓车的这手上几十年的功夫,针头在哪个位置,还能不知,所以药液全都打在胎包'羊水'里,孩子当然不会死”。我说“哪你发气骂人干嘛”?他骂我“你笨蛋,我不做出一幅要坚决执行的样子,将来如何推说是技术失误”?我伸起大指姆,用电影上“皇军”的口气说“你的大大狡猾狡滑的”。

果然,后来公社计生办的人就说车玉生是“阶级敌人破坏计划生育”。那正是华国锋“抓纲治国”时期,这罪名可杀头的。可监狱方面不想理这事,一则他们对车玉生技术很看重,因为监狱远离大城市,当时交通很不便,谁家敢说不遇突发重病?有个高水平的好医生心里踏实得多。二则他们自己的老婆也要强行安环,结扎,对此一肚子气,只是不敢说出口。所以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说“这技术操作哪个有百分之百把握?你们公社医生那么能干,你们以后自己搞嘛”。当时我们这医院技术上在附近方圆百里是首屈一指,那些公社干部和家属得了大病都只有来找我们,所以他们也不愿太得罪人,最后便不了了之。

---我亲历的计划生育运动
作者: 严家伟
成年人有一堂必修课,叫及时止损:

品性不端的人,应该远离;
索取无度的人,应该割舍;
嚣张狂妄的人,应该冷对。
不断贬低其他学科,夸大自己学科的重要性,认为仅凭一个学科就能赢得未来、走遍天下,这其实是一种极为愚蠢的做法。

整个世界远非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的世界,而是由至少数百乃至上千个维度共同进行、共振、相互影响、相互连接的。

用单一维度和单一思维模型去理解世界的运作原理的人,迟早会吃大亏。

要彻底理解很多现象背后的成因,不仅需要了解一些理科知识,也需要懂一些文科知识。而且很多时候,必须要懂得科技、经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甚至历史,才能大致理解一个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拥有数十种思维模型来理解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Outstanding Investor Digest》(杰出投资者文摘)在1997年12月的那一刊中,曾经写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你必须意识到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的那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他说:‘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联系。’

所以你必须拥有各种模型,你必须弄清楚各种模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效应。”
四不原则:
不被拿捏,不信承诺,不吃大饼,不听故事。
有人怀疑你、否定你,目的不是寻求真相,而是消耗你的能量。你一旦解释,就已经输了。就像正常人被关进精神病院,越证明自己正常,越显得疯狂。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解释,直接走开,把能量留给真正懂你的人。
千万不要让别人损耗你的能量。能量是我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但是很多人会故意消磨我们的能量。比如说,当我们在百般证明解释自己的时候,那我们的能量就已经被消耗掉了。如果我们很在意一个人对我们的看法,并且以对方赞同你作为解释的目标,此时我们就已经中了对方的圈套。消磨一个人的能量很简单,就是去怀疑他,打击他,让他给自己申辩,然后就会掉入一个自证陷阱里。

这时就好像被拉到了精神病院的正常人,无论你再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常的,都只会越说越乱。那说多就会错的多,这是一个无解题。真正能解决这件事的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解释啊,千万不能自证。很多人他就是以怀疑你否定你为工具的,不管你正确与否,他就是要怀疑你、否定你,其目的就是让你进入一个自证怪圈。

当你越想解释和证明,那对方把你拿捏的就会越牢,你的能量外泄的就会越多。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多的去接触那些能够滋养你的人,他们从来不需要你解释和证明自己,你不说话,就可以很懂你,这就是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就是可以互相滋养的。
所有内耗,皆有解药。

“内耗”人群也被称为多向思考者,他们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常因某些人和事,产生拖延、焦虑、消极、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过分自责等情绪,心理资源会被大量消耗。

如何破:
1、接受不完美
2、拥有钝感力
3、撕掉标签,勇敢尝试
4、学会说“不”
5、付诸行动,拒绝拖延

其实“害怕他人想法”背后的真相是其他人根本不会花那么多時间在意你选择做什么以及如何过生活...

因此,要专注,勇敢做自己。
减少焦虑有两个办法:第一,不要尝试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问题的后面还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第二,不要把犯错。犯错有两重性,一方面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也是好的焦虑。有句话物极必反,错误成了对光,机会来了。
为了打倒刘 毛做了极其细致周密的准备
为了打倒刘少奇,毛泽东煞费了一番经营。这次对刘少奇,已经不像历次打倒“反党集团”那样轻而易举,更不像对“彭德怀俱乐部”那样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由于在大跃进中的严重失误,和反对彭德怀以后继续推行错误政策,已经给国家造成极大损失,毛泽东本人的威信在党内 开始降低;而在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调整下,国民经济免于下滑,因而刘少奇之声誉提高,是自然之理。笔者儿时就常常听到“三年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街头巷尾之言(这十一个字,来源于毛泽东自己对刘少奇的多次赞美)。因此,宣称“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打倒对方的毛泽东不敢轻易对自己长期称赏的刘少奇发难。林彪就曾经生动地描绘了毛泽东彼时的焦急心理:“这样下去,人家就不投我们的票,不投毛主席的票,而投他们的票”(1966年5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面对自己在大跃进中闯下的大祸与来自党内的质疑,毛泽东或爽快承认错误,获得人们的谅解;或为了保持自己的绝对权威,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打倒。他走了后一条路。他选择了从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作为突破口。而对于彭德怀,毛泽东其实是最觉理亏的。在1965年私下约会已被打倒的彭德怀,他已透露出了这一心态:“你要向前看,你的问题由历史作结论吧。也许真理是在你这一边。”性格强势的毛泽东,居然在被自己定性的“反党集团头子”面前羞羞答答承认“也许真理是在你这一边”!而明知真理“可能”在彭德怀一边,却偏偏以彭德怀为文革突破口,以真理的名义来发动、激励人民,这一举动,反映了毛泽东的阴暗心理和孤注一掷的赌博心态。此时,心事重重的毛泽东做好了“摔得粉碎的”的心理准备(1966年7月8日给江青的一封信)。

为了打倒刘少奇,毛泽东先从对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之批判开端,这是一种巧妙的曲折迂回之策略。先由姚文元受命写作《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5年11月1日上海《文汇报》),蛮横攻击吴晗是要搞什么“翻案”。而毛泽东在1965年12月21日与陈伯达等人谈话时,则直接指出:“《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毛泽东之批判吴晗要为彭德怀翻案的隐秘目的为何,全国的党员们,对此一无所知,更不要说全国人民了。可怜的冤大头吴晗只不过是毛泽东寻找战机的一个突破口而已。

以彭德怀为突破口来搞运动,毛泽东此刻已经为他的文革悲剧埋下了种子。如毛泽东自己所预言:历史将证明真理在彭一边,那么,他发动文革时,已经是理不直,气不壮,只能用搞得“天下大乱”之非常手段来乱中取胜了。文革中那些非理性的、暴力的种种行径,当然含有诸多因素,其中,毛泽东由于底气不足,心虚理亏,而急于发动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接下的斗争矛头直指“邓拓、吴晗、廖沫沙”之“三家村”的全国性批判运动,使国人吃惊不小,但是人民是永远跟不上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的;当《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社论出现时,毛泽东正悄悄接近他的目标——国家主席。

用直接拿下彭德怀的震慑之法来对待刘少奇,毛泽东已经不自信了,但思维灵活的战略大师毛泽东,对于自己在广大的工农群众中的威望,还是十分自信的。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发动那些从呀呀学语起、在课堂上就视毛泽东作为圣人的广大青年学生,用搞得“天下大乱”(毛泽东1966年7月8日给江青的一封信)的方法,并以文化革命的名义,来打倒对手,这是屡屡用人民战争方法立于不败之地的毛泽东突发的奇妙灵感。

对吴晗《海瑞罢官》的批判,吹响了文革的号角。1966年2月7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向中央提出《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内容略),强调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而后被毛泽东授意下的《中央批转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否定了;紧接着,5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批判了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这一“反党集团”,确定文革的斗争方向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此刻举国上下如醍醐灌顶——彭真等政治局委员已经被揪出来,看来文革的目标大体实现了;而谁也未曾想到一条更大的鱼——刘少奇在等待着毁灭的命运呢!

此刻,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潮。人们感戴伟大领袖——为使他们“不吃二遍苦,不受二茬罪”,毛泽东洞察了彭真反党集团搞复辟的大阴谋。这次揪出“彭罗陆杨”,更大提高了毛泽东在国人心中的威望,为“揪出”刘少奇,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突然袭击对待刘少奇,毛泽东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1966年5月16日,在授意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后,他把领导文革之事托付给刘少奇等人负责,自己早已巡游南方、畅游于长江了。在运动如火如荼、紧张无比的情况下,文革发动者毛泽东理应坐镇北京,亲自掌舵,而他却在畅游长江水的“闲庭信步”之中,蕴藏深沉的谋算——他等待着刘少奇“犯错误”的时机。至于刘少奇犯什么“错误”,毛泽东早已成竹在胸。身在南方的他,深沉地赋诗一首《有所思》,其中有云:“凭栏静听潇潇雨”——不管刘少奇怎样主持领导文革,毛泽东都会找出他的错,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两个月以后,毛泽东露面了,他回到了北京。以伤感、愤慨的语气说道:“回到北京后,感到很难过。冷冷清清,有的学校都关起来了。甚至有些学校镇压学生运动”。而事实是,在一片混乱情况下,刘少奇不过派了工作组,去遏制失控的局面和内乱的苗头而已。此刻,刘少奇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毛泽东欲打倒自己。他对学生们颇为困惑地说:“至于怎么样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不大清楚、不大知道,你们问我们怎么革,我老实回答你们,我也不晓得。”得知了南巡归来的毛泽东的盛怒态度,刘少奇急忙去毛泽东住处,欲意汇报解释,这时他被告知毛泽东要休息,吃了个闭门羹。毛泽东托辞休息拒见刘少奇之举,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它表明,毛泽东对长期和他共事的战友的决定性打击的时刻马上就要来到了。

毛泽东在本年8月5日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锋芒突指刘少奇,终于露出了他揭露走资派的真实目标。在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天安门站立的刘少奇被冷落在一边,无异于被预判了悲惨的结局;而毛泽东在此刻仍然在玩弄迷惑着昔日的战友,他主动找刘少奇谈话,要对方“好好学习,保重身体”,要刘少奇读几本书,介绍了德国学者海克尔写的《宇宙之谜》,法国哲学家、医生拉美特里的《人是机器》和汉代的《淮南子》——完全是一种老朋友的亲切姿态。

然而,一向用兵如神的战略大师毛泽东,转瞬间,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之魄力,对刘少奇作了最后致命一击。7月18日,江青等组织批斗刘少奇大会(毛泽东人在幕后,给人全不知情之感),紧接着,于10月13日至31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以神奇的速度,在中共8届12中全会上,给刘少奇安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宣布“永远开除出党”。毛泽东并默许党刊党报对他自己曾经高度评价过的刘少奇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年发表)大力批判,直至刘少奇的悲惨死亡,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为了打倒刘少奇 毛做了极其细致周密的准备
作者: 黎烈南
高手谈判的十个秘诀:尽量不要自己先开条件,不要接受对方第一轮报价,提出比你真正想要的还要多的要求,让对方觉得赢定了,对对方的提议表现出惊讶的态度,扮演勉为其难的买方或卖方,不论是多小的让步,都要要求交换条件,不要制造对抗性谈判,不断地赞美对方。
Back to Top